“跟随将军拨乱反正、跟随将军拨乱反正!”
西凉士兵确实英勇善战,可部分人跳槽的频率也是出奇得高;
他们专注谋反三十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目前长安城墙之上,警报的铜锣敲得震天作响!
在骤然突发的情况之下,滚石檑木等等都还在城墙中段堆放着,守军哪里来得及去搬取过来?
守军们只能是在领头的军官号令之下,匆忙组织了一些弓手,令得箭矢朝向城下齐射。
在此之前,谋反的头领带来这些人,当初为了不引起守军怀疑,想当然没有穿上甲胄;
因此这些谋反的士兵,在密集的弓箭之下,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
城楼之下,顿时就有数十人被弓箭射中,惨叫一声翻落吊桥之下,激起的水花转眼染成了红色。
“不要害怕。冲锋、全力冲锋、为了陛下、为了----”
头领没机会说完,便被迎面射来的箭矢瞬间封喉,身体摇摇晃晃跌入了护城河中。
一眨眼,那些朝廷士兵便死伤殆尽;
但是李蒙的部下,却趁着长安守军措手不及的时候,跟在老大后面冲了上来;
原西凉士兵们奋勇厮杀,来到城墙上后、将慌乱的守城兵卒尽皆屠戮。
长安虽然是全国两大都市之一,本来城防的效果是不错的,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城内的人口实在是过于庞大;
当初皇家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更为了保证世家大族手中宝贵的土地,令得许多民坊都被迫修建在了城外。
当然外迁的做法收效甚微,于是以高祖刘邦作为创新代表,后来刘家的历代皇帝们,便是在自己的陵园边上修建了陵邑(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领地),
陵邑同样具备城墙和基本的城市功能,大汉就算是经历了当年、闹得很凶的王莽之乱,长安城的这种帝陵的陵邑制度,仍旧是被基本保存下来;
进入后汉以来,严格来说长安城已不再是一座城,而是由七座小的陵邑、以及一座主城、所共同形成的超级都市。
如此夸张的城市规模,在当代来说(公元两百年左右),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超前的城市结构,说是站在整个世界的巅峰,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长安的城防”,并不仅仅需要注意对主城的防御,城内兵力更必须分散到渭河两岸、一大七小总共八座城池的防御上面。
弊病同样因此体现出来:
长安内部驻守有规模庞大的军队,总兵力的数量确实客观,可凡事最怕“均摊”;
当庞大兵力分散到各个陵邑,原本具有的兵力优势,马上就变得极不明显。
其二:由于城市本身的巨大,使得长安城成为了国内、唯一没有外城墙的大城市;
当前李蒙进攻的主城城墙,等同于大长安的内城,而围绕着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城墙,则属于皇城的一部分。
故在突破章平门之后,乱军就这样一只脚踏进了长安!
李蒙忽然感到有些恍惚,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他的大脑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忽然之间,李蒙的眼角掠过来一道黑光;
在战场之上厮杀经验丰富的他,在大脑还没有发出号令的时候,身体本能的猛的往一侧一转!
但是射来的箭矢速度还是太快,方才有些分神的李蒙,并没有完全能够躲过袭击;
箭矢在其胸膛上划过,锋利的锋刃割破了薄甲、也划出了一道伤口,顿时鲜血就涌了出来。
城内的防御部队终于赶来,那一箭就是经由他们当中的某人所射出。
好不容易打到城内,李蒙怎可轻易放弃得来的一切?当即带领跟随自己的士兵迎战下去、双方爆发新一轮血战......
随着章平门的失守,百姓们惊慌失措的乱跑乱窜,街道之上到处都能见到一张张惶恐的脸;
打翻了的货物担子、被撞倒的架子车,各种各样的杂物,在地上散落得到处都是。
此时的长安街道之上,已经是乱成一团,到处都是逃跑乱窜的百姓、到处都是混乱不堪的情形;
居于长安本地的士族高门,号令着家丁护卫,将红漆大门牢牢封死,个个举着兵刃,预防乱民闯进来。
城内的景象,就像是一个巨大蚁巢被架在热锅之上,道路上满满都是人在跑动;
百姓撞到一处,在相互踩踏、在挣扎逃命、在胡乱厮杀。
原本晴朗的天空变得乌云密闭,犹如下一刻,天就要塌陷下来似的!
在这种混乱时期,有一位世家大姓的家主,做出了非同一般的决定。
这一家族就是皇甫家、是大汉的名臣世家,曾出过“凉州三明”之一的大将皇甫规;
皇甫规的侄儿,就是在之前协助杨赐反抗西凉军、却最终战死沙场的那位皇甫嵩,
叔侄两代都是一生清正、廉洁奉公,却数次遭到奸臣的陷害,每次都几乎是险死还生;
更别提皇甫嵩的父亲皇甫节、还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一生忠勇,却在一次胡人南下之中失了县城,而后被当时的中常侍治罪免职。
如今皇甫家依旧建在的有名人物,只剩下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
他因为在叔父叛乱时,没有下定决心与西凉军为敌,因而在平定叛乱后,被董卓授予裨将军的职位、麾下统帅着千余人。
皇甫郦一直不能理解叔父的忠诚,皇甫家历代子孙在成年后,或多或少都会走上与朝廷相关的一条道路、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忠良家族。
如果没有关平的出现,这一时期的皇甫嵩,应该已经带领朝廷的忠义之士,前去郿坞给董府来一次抄家灭族;
但现状是皇甫嵩已经死了,死于那张悲壮的战役当中,皇甫家在长安这场动乱中扮演的角色,也就变得无法确定起来。
接连有两拨人马来找皇甫嵩,一路是长安城内的斥候,他请求皇甫郦出战平乱;
另一路是从朝廷那边过来的大臣,他要求皇甫郦遵循叔父遗志、挺身而出匡扶大统。
皇甫郦沉默地闭上眼,没有去回应谁,仅仅是回想着叔父的所作所为。
皇甫嵩是个正直的人,一生倍遭朝廷上的其他士族打压、因为武将的身份而遭到轻视;
可他还是顶住了那些压力,一生直到最后关头、依旧在为大汉出心出力,所为所为称得上“伟人”。
“叔父很了不起,不过我终究不是叔父、做不出如他那般青史留名的大事。”
董卓给自己官位,目的是为了拉拢朝廷里的其余臣子,这点皇甫郦很清楚;
然而皇甫家依旧亏欠着董家,毕竟在皇甫嵩战死、家族失去经济来源的时期,全族上百口人,是依靠皇甫郦的那点俸禄勉强维生的;
扪心自问,皇甫郦必须要替董家做一件事;
于是他从座位上站起,握住当年先祖平定叛乱所用的家传宝剑,轻描淡写地斩向一人。
朝廷派来的大臣现场横死,皇甫嵩冷眼看着西凉军斥候惊愕的样子,把剑一举抢先出府:
“我理解的‘忠’是知恩图报,即使现在董太师已经逝世,我也必须做出对得起‘裨将军’官职的义务;
犯上作乱的贼子们,由我来当你们的对手!”
这一去便是无法回头,皇甫郦毅然召集听命于自己的士卒,与人多势众的李蒙军展开血战;
数十分钟后,皇甫郦被李蒙所杀、终年不满三十岁......
长安城内的厮杀,已进入到最为惨烈的时候。
李蒙虽然出其不意的攻下了章平门,并将章平门的守军杀得溃散,但是随着长安城内的示警的升级,越来越多的长安守军反应过来;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长安兵卒,有的甚至没有接到任何的统领号令,便自发的提着兵刃、冲上前去抵抗着叛军。
对叛乱军来说,情况仍然是很危急;
长安的城墙并没有直接损毁,若是守军们现在将入侵城内的敌人赶出去、再关上城门,叛军们便会走入死境!
目前在长安城的巷内爆发了激战。
两支军队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刀枪相向,喷涌出漫天的血雾,时不时就有人倒下,鲜血将这一片土地,都染成了深沉无比的褐红色。
“列阵、不要惊慌、好好列阵!”
西凉叛军大声吼叫。
“反击、给我反击!把敌军赶出城去!”
守军各队的军官呼喝着,令麾下的士兵沿着街道、结成整齐的六排枪阵;
每两人身边让出一道半米宽的间隙,放那些败退下来的袍泽通过;
李蒙身边的西凉军士卒在飞快减少,不时有人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残酷的战斗,导致在这一片区域、血肉几乎都在地上铺了一层,踩下去如同踏入了泥水洼中,举步维艰。
“第一排枪阵,预备!”
军官沉着嗓子一声大喝,排在最前排的五十名枪兵“吼哈”一声,立时将长枪平举,锋利的枪尖对准了蜂拥而来的叛军。
“杀!”
长安城内的西凉军,不管是常备兵或者预备队,每日练枪练的就只是三部曲:
第一步抬枪,瞄准目标;
第二步,持枪冲锋;
第三步,连续刺击!
我在女尊男卑的世界种田开后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