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武侠仙侠> 我与他的恋歌> 第三十三章 冷战的两人

第三十三章 冷战的两人

第三十三章 冷战的两人

下了蓬县之后,李凌先是派人封了县中府库和吴康的宅子,后又差军中书办写了安民告示张贴在县中,写明不追究县中百姓协助罪人吴康守城一事,同时也免了那些溃兵的罪(还有不少溃兵散在四野,若不免了他们的罪他们很可能落草为寇)。

之后便是统计本次作战的战果与战损了,这是件美事,也是件悲事,他这仗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先说战损,带出来两百县兵,现在还能战的只剩下五十来个了。铳兵几乎全灭,骑队也就留下五六人,鸳鸯战兵还有四十多人,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要不是此战是分阶段打的,他这点儿部队早就溃散了。

再谈谈战果,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诚不欺他,此战缴获颇丰。军械方面有:山纹、罩甲、札甲等铁甲十余件、棉甲二十余件、乌人战马(吴康用盐交易来还未来得及出货的)一百五十余匹以及刀枪杂兵三百多把,这些东西如果在世面上买,不花两万两银子想都别想,尤其是那乌人的战马,有钱也不一定能搞到。钱有七十多万两,粮食不多,有五万石左右。另有各色盐约一千石,按市价(这边市价按明朝中期来,一斤盐要一百多文)约值一万两千两银子。不动产方面除了吴家那个大宅子外,还收获了田地三千多亩。

“吴康这县公做的可真是绝了。”书办汇报完感叹了一句。“全县共两千多户,九千多亩田土,他一个人就占去三分之一。”

“哪止如此啊。”边上另一个书办附和道。“你上街看了没有,这儿的百姓就没几个能穿的鲜亮的。这天杀的吴康,连摆小摊都不让,自个儿开了个集市高价卖东西不说,还非要让人们拿真金白银换他那狗屁太平票花,不换的就地砍头。TMD,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霸道的人!”

李凌是没心思听他们在这儿念叨,粗粗听了一下书办的报告后,他吩咐手下人妥善安置蓬县的官吏(吴康虽是蓬县实际掌控者,但面儿上蓬县还是有县官的),自个儿根据俘虏的供述直奔吴家宅子后院儿找袁香去了。

他七拐八拐,总算是在最边角的一个耳房找到了袁香,然而……

“呜~~~呜~~~”

瘫在床上的袁香,不断哭嚎着。她全身的衣衫散乱,一直被打理得整整齐齐的头饰也散在身边,长长的头发披散下来几乎遮住了她大半张脸。而在她裸露在外的香肩上,几道淤青赫然显露。而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她身下洁白的床单上……有一抹刺眼的鲜红。

她……不会是……

“李大哥——!”

哭嚎的袁香看见了李凌,就如见到了母猫的弃猫般飞扑到了他怀里,放声痛哭。

“没事了,没事了,我已经把那吴康灭掉了。”李凌轻拍着袁香的后背,低声安慰着。怀中人儿瘦弱的身躯如筛糠般颤抖着,直抖得他心中痛苦难当。

看到袁香这幅样子,他哪能还不知道在这个纯良的小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都怪他,都怪他!又不是没有书吏,他干嘛非要让袁香这个武功不高的小女孩去开地!?开地就开地,他干嘛不让她随身护卫的那些镖师跟随!?这袁香十八九岁的年纪,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李大哥……呜~我被,我被吴康那个禽兽……呜~”

“好了好了,别说了,我已经把那个畜生枭首了。”李凌紧紧抱着怀中哭泣的袁香,小心地给她拢回了上衣。

他能拿什么……补偿这个女孩儿啊……

——————————————————————————————————————————————————

蓬县县衙。

凤鸾身着主簿官府,在蓬县主簿赵久(李凌封的,毕竟赵久是第一个投向他的人,给个官位也能有千金易马骨的效果)的带领下翻看蓬县的户籍册和账册。他看得仔细,可心思早就飘到了柴县驿大院儿里。

从那天他下令对流民们放铳那天起,他和李凌算是彻底陷入了冷战。一开始,他碍着面子和李凌死耗着,打死不松口,还撂了柴县那边的蹶子到蓬县这边办事儿。可谁知李凌那混*蛋这回也没由着他的性子,不但没过来哄他,还直接下令给刘叔让他今后不得参与军事上的事。这眼瞅着过去快一个星期了,他连个口信都没给自己……他就那么在意那点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么?他也不想想,那会儿自己要是不下决断的话,乌人转眼儿就会冲上去,那时他还有命和自己在这儿置气?

哼,他不理自己,自己也不理他!

这么想着,他放下了已经翻了好几遍的册子,转眼看向了边上摆着的几箱“纸币”。

“这些废纸就是吴康那厮印的太平票?”凤鸾拿起一张来细看了一下,这太平票当中印着大大的“太平”二字,下面还写着金额,边上既没编号又没水印,而且纸薄的几乎要比玻璃纸透光了。防伪标志倒是有,就是吴康亲自按上去的手指头印儿。就这玩意儿,说是冥币估计都没几个人信。

“那董卓当年拿铁铸恶钱,搞得物价腾贵民不聊生,死了之后被人足足点了三天三夜天灯。这吴康拿张破纸就要诓百姓的真金白银,点十次天灯都不多啊。”凤鸾心中暗道。

不过他这个发行纸币的点子倒是可以借鉴一下。

凤鸾想到了后世的银行,押一块的保证金就能发一块半的纸币,在资金链不断的情况下能让资产足足涨一半儿。不过现在他手里也没开银行的人才,百姓们可能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纸币支付的方式,要想开银行估计还得在自家军队里试试,比如先在军队里成立个军财处发纸面赏钱给军士们当钱花,还能让他们有息存军饷——

唉~他怎么又想到军队上去了啊……

“凤主簿,我觉得蓬县这边也能效仿柴县搞新屯,那些农户被吴贼欺压日久,若我们能还田土于民,之后再公审吴康手下爪牙,必能收全县人之心啊。”赵久在边上建议道。一开始他真没把凤鸾这娃娃主簿放在眼里,可到了柴县见了柴县的种种异处后,他就对这个貌似少不经事的凤鸾真正服了。开民审大会是收人心、分田土于民是得地利,这人财都抓住了,李凌的基业岂能不稳?

“嗯,赵主簿此言有理。”凤鸾点点头,顺带还对这个二五仔高看了一眼。这个年代能接受新屯的人已是少数,能理解并支持民审大会的则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在这还田于民还是要和民审大会结合起来。”凤鸾补充道。“到时候叫上几个被吴康及其爪牙欺压的良善户在台上揭出那帮杂碎的腌臜事来,再当着他们的面儿将田契一张张分给他们,这种既报仇又得实利的好事儿更能聚起人心来。对了,到时候我们再带上近三年太平票的账册过去,把吴康搜刮百姓的钱都还给他们。”

“什么!?”凤鸾的话让赵久惊呆在地。“三年账?那可是足足二十万两雪花银啊!”

“那些钱本就是百姓的钱,再多我们也不能贪没。”凤鸾嘴上说的大义凛然,其实心里也是有他自己的小九九。虽说政府有钱是件好事,但富中央穷地方就绝对是件坏事。老百姓手里要是一分钱没有,第二和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蓬县就永远是个穷县,再过一百年都翻不了身。

“还有,这几天我上街上巡查了一番,发现本县许多住户的家都破破烂烂的,而且主要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秽物遍地,这般模样焉能让县民安居?赵主簿你过一会儿张贴个告示在县衙外,就说县衙出钱雇人整修县中民居和道路,有意者皆可来县衙报名,工钱日结。”

“……凤主簿啊,你要这么办事,那县中百姓可就要拿你当青天大老爷了啊。”良久,赵久才开口道。这时候他再看凤鸾,眼中最后的一丝轻视也不见了踪影。

能眼都不眨地将二十多万两撒出去,而且还自己掏出钱来关照县中百姓……这凤鸾非池鱼之物啊!

“青天什么啊,只是……为李大哥办事啊……”叹了口气,凤鸾又道:“赵主簿你早些准备吧,明天咱们就把民审大会开了,再把钱和田给县民们分分。”

“知道了。”赵久应了一声,便退出县衙去准备了。而凤鸾则是又翻了一会儿账册,之后到街上叫了个驴车直奔县东头的盐厂。

推开大门进了盐厂,一股子扑鼻的盐卤味直让凤鸾睁不开眼,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能看清东西。

只见这盐厂挨着海,海边架着的几个大水车不停将海水打出灌到竹子架起来的渠道里,最后流到灶台上架着的大锅里。大灶被火烧得旺旺的,不一会儿就将海水的水分熬干得出了毛盐,然后就有熟练的盐匠将毛盐碾碎提纯,最后将品相好的和品相差的分开存放(其实煮海盐的技术远没这么简单,这边为了不水字数就不细讲了)。

“这一天能出多少盐啊?”凤鸾拉住一个盐匠问。

“打上来的水好的话,大概能出三百多斤粗盐,二十来斤精盐。”盐匠回道。

“也就是说一天的毛利大概有五十多两啊。”凤鸾盘算了一下。盐这东西是生活必须品,基本出产了就不会卖不出去。

而且吴康还是和乌人做买卖的,那边儿比大许更缺盐,据他手下的管事说往往五百斤盐就能换一匹壮实的乌人战马(市价大约一百两一匹)。这一来一去,钱就翻了一番,而且他还能落下不少骑兵。

“看来这盐马贸易自己是得再开起来了。”凤鸾心中暗道。吴康虽然挂了,但他手下经管盐马贸易的人还在。这会儿他叫这些人拿着真金白银去重新疏通渠道去了,不出意外的话,过段时间各处的关节就能打通了。

不过这架锅煮盐的效率还是太低,有一个快速生盐的法子,而且技术含量还不算很高。没错,就是广大穿越众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晒海盐!

漫步在海边,凤鸾细细看了海的涨潮落潮以及海边的地势。蓬县的海滩是十分平整的,没有什么丘壑,而且海水涨潮落潮的劲道也不小,推力大约能将海面延伸到海边三十来米的地方。

接下来,他只要差人在海边挖开几条宽渠,再开几块大盐田,接着按照高低不同的顺序将海水澄清后晒干,就能以几何爆炸般的速度生产盐了(再细讲一下,其实每块盐田都至少有三块小田,第一块进海水且要澄下海水中的泥沙和杂物,第二块初步晒盐且在卤水已经澄到下层的时候将上层清水排出,第三块再将排入的清水晒干。这般循环往复,已经将海水中的大量杂物剔除,得到的盐就特别纯了)。

“这样的话,钱还不滚滚入口袋,到时候李大哥——”

切!老想他干嘛!他真是热脸贴某些人的冷屁股……

凤鸾这边忙活着民政上的事儿,李凌这边儿也没闲着。他在这边儿又竖起了招兵旗招兵,按照计划,他这回想要将部队扩充至五百人,正好一个营的编制。内中有三队,分别是:一百五十人的鸳鸯战兵队,队官是王晓;一百五十人的铳兵,队官是刘强;一百人的骑队,队官是任营校尉的他自己兼任。营官卫队的编制留给车炮队,队官还没定下,暂时由铳队队官刘强兼任。

这样一改,就要买大量的火器。袁平他现在虽自顾不暇,但也不可能会默许辖下的县买一大批火器。天金行毕竟是袁家的产业,之前托刘强的关系能隐蔽地在行中买到冷兵器,可这火器在哪儿都扎眼,他再托关系也没法子在天金行弄来了。

“我我们可以在贡度那边儿买,他那边儿靠着外海,也有洋商的关系,能买到洋铳和洋炮。”刘强对李凌道。

“这我也知道,可贡度那边儿的货也实在是太贵了。”这强铳在天金行买八十两银子一杆,可在贡度那边就足足要一百五十两,而且铳子儿和药子还不带。还有九头鸟、虎蹲炮、佛朗机炮(这些炮都是明时的火炮,为了方便写和大家看,这边儿就不改名字了)这些火炮也比别处贵整整一倍。

罢了,兵者国之大也,穷什么也不能穷军队,这火器他买了!

“让县府调三万两银子,劳烦刘叔你找人托关系去贡度那边买些军械回来!”这话李凌说得咬牙切齿。这么大一笔钱花出去向来大方的他也肉痛了。

孟伟在边上默默记了下账,不连蓬县那边的缴获,县府就剩下两万两了。

可接下来让李凌肉痛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县男,抚恤和赏钱该发的银两统计出来了。”一个书办进入县衙对着李凌道。“大约还要一万两英银子。”

“得,又去一半儿。”孟伟嘟囔着,又在账上画了一笔。剩下这一万两里要出县府官吏、耕作队头、打井队员以及农会工作人员的工资,还要给开地的流民钱粮,怎么能够?看来只好先去凤主簿那边拉些钱粮过来了。

想到这儿,孟伟又瞄了一眼李凌,暗叹一口气。既然已经将凤鸾驱出了军队,干嘛不直接找个借口将其送到县学来读书呢?这凤鸾主动去了临县……

“这抚恤银钱是万万不能拖欠的,全都发了吧。”李凌挠挠头,这银钱流水入流水出的感觉可真不爽。

“还有,忠义祠也建起来了,大祭典也该选个好日子办了。”刘强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这忠义祠是凤小兄弟他主持建起来的,是不是——”

“不行!”没等刘强说完李凌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这军事上的事儿,我是绝不会让小鸾他再掺和了。”

“李头儿啊,我在这儿说句公道话,在那天那种情况小鸾也没办——”

“哎呀,刘县丞啊,就是因为如此,才更不能让凤主簿他继续待在军队里嘛。”这回打断他话的是孟伟。“凤主簿他还年少,过多地接触杀伐之事,对他成长不利啊。”

“……好吧。孟伟这话说的也有些道理,刘强也没再反驳。

商量完了事儿之后,李凌出府回了驿馆。进入驿馆后院儿门口,看到边上那间厢房,他停下步子,面色一黯。

厢房住的,是袁香。

从那天救出她之后,她就一直寻死觅活的,上吊不是,喝药也不是,没个消停。他是劝破了嘴皮子,也没能让她放下寻死的念头。后来,他算是在袁香的一个护卫那边得知了她寻死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他自己。

原来袁香这姑娘一直喜欢自己,这会儿她被玷污了,觉得配不上他了,就想要了她自己的性命……唉~他这个有妇之夫造的是什么孽啊……

定了定心神,李凌慢慢推开了厢房的门。可入眼的一幕,让他魂儿差点吓飞。

只见袁香蹬着个凳子,正往房梁上系白绫呢!

“不要!”李凌飞身跃出,一把把她揽住。“你不要做傻事啊!护卫呢!吃干饭的吗!?”

“李大哥你不要怨他们,是我以死相逼,他们才不得不离开的。”袁香面如缟素,话音低沉,在其中已是听不到任何生气。“袁香脏了,配不上李大哥了……”

“不,袁香姑娘,你这么善良、漂亮,什么样的好男子找不到呢?”

“可我就是想要和你在一起!”袁香扭头将眸子对准了李凌的眼睛。“这辈子,我非你不嫁!”

“可我已经——”

“果然……”袁香没给他解释的机会。“果然李大哥你也嫌弃香儿了……我还是走吧,此世已无我可留恋之物了!”

说罢,她用尽全力挣扎着要脱出李凌的怀抱,想要接着系她的上吊绳。

她会变成这样,也是自己的错啊……

李凌紧紧钳制住她,心中内疚得要死。袁香的清白已然被毁,自己在这边再说什么好话,也愈合不了她心中的伤口吧。

秀莲……看来自己要……对不起你一回了……

“袁香姑娘……我李凌娶你!”

“你别……诶?”袁香一愣,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李大哥你……”

“我要娶你,不是空话。”李凌说着慢慢将袁香从凳子上抱了下来,顺便将白绫撅下来丢在一边。

“呜~~~李大哥!我终于等到这天了啊!呜~~~”心事终圆的袁香放声痛哭,紧紧地抱住了李凌。

我与他的恋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新白蛇问仙》《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这人修炼太恐怖》《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赤心巡天》《青葫剑仙》《成为了道医之后》《玄浑道章》《叩问仙道》《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