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潼关,在这刹那之间全乱套了。
刘豹军以一个他们根本没有想象的方式,有如神兵天降一般,从天上突然直接杀到关来,早把他们吓破了胆。
这一刻,在惨叫声四起的时候,他们都惊乱无主,不知道要作出什么的反应。
刘豹麾下的军士,有如天女散花一般,散落在潼关内各处;
军士一落下,马上便向他们附近的羌军士兵扑杀;
被盯上的那些目标们,他们在这个时候,头脑都还在短路,根本连反抗都没有。
有些大胆的军士,孤身就敢冲进羌军的军营,如刘豹一般,把军营里的羌兵全部斩杀。
战斗,并没有如预想的那般激烈;
当五千军士全部安全落地之后,这些匈奴军士集结汇聚,纷纷在羌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攻占了城墙。
跳降落伞下来,有不少倒霉蛋落点不对,有不少人摔伤,但是没一人摔死;
其落入关内的战斗,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军士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怎么样的抗抵。
像潼关这样的雄关,真正攻夺的话,一般的情况之下,强攻时就算死上十万人,也未必一定能攻取下来。
可是,在刘豹的这个空降夺关的计划之下,竟然在只付出千余人的代价,就大致压制了潼关内部,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如果是参与了夺关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样的战果会很奇怪,个别人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代的人,对未知的事物,都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刘豹这一次攻夺潼关,无形中就给予了羌军军士这样的一种心理;
他们在大军从天而降的时候,除了恐惧之外,还是恐惧,基本就没有了抵抗的心。
还有,匈奴军从天而降的时候,刚好处在早上天才刚刚亮的时候;
此时,潼关内除了个别的守军早起巡哨之外,别的军士大多都还在梦中;
等到刘豹的军士把那些起来的目标斩杀,冲进他们的营帐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反应得过来。
战事其实从军士从天而下,落到关内的时候开始,便差不多可以说已经结束了。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羌军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作出有效的反击。
马腾眼看形势不对,便领着麾下的少数精锐,汇合关内少数逃出来的士兵,一同撤出了关内。
刘豹此刻可谓志得意满,头脑中仅有的理智,早被他给甩到了九霄云外。
“全军追击,拿下马腾老儿的首级!”
刘豹对这场追击是有自信的,因为他麾下五千强兵,在这一刻并未受到大的损失,军队整体仍保留有强悍的战力。
再说刘豹前去追击的,可不是一般人;
马腾那是羌军和家中的核心,拿下他就等于击垮了整个扶风马家,等同于拿下半个凉州!
如此巨大的诱惑,刘豹可是忍耐不住,于是在当即,他就亲自领着部下前去追击。
刘豹不仅动员上自己叫来的这些人,还一并汇合起旋即涌入关内的大部队,凑齐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马,奔着马腾就杀了过来。
放弃潼关撤退的一路上,马腾一直跑,刘豹一直追;
等追到最后,马腾也是急了,朝着后方刘豹的方向,就是咆哮起来:
“我告诉你,不要乱来,我女婿可是很凶残的人!你要是敢动我,事后我女婿回来时,保证将你打得连亲娘都不认识!”
别看马腾表面上慌如那啥,其实心里稳得一匹。
在匈奴军花上十日,在军营里赶制攻城准备的同时,马腾这边可不是什么都没做。
身为一个老油条,马腾在坚守潼关的同时,也做好了另一手准备,那就是:
一旦潼关失守,那么马腾就亲自充当诱饵,来将刘豹给引诱到一个埋伏之地。
刘豹若是把把喜悦的情绪甩出脑袋,仔细地想一想,就该发现:
关内没见到阎行的身影!
阎行究竟去哪了?
答案是按照马腾的吩咐,前往一个地方埋伏起来,那里就叫“小狼谷”。
小狼谷,位于潼关西面一百多两百里的地方,这儿有一片山脉,其中有两座特别高伟的高山。
高山面向关外的地方,像一柄剪刀那样向两旁劈开,从而形成了一个峡谷的形状;
其中有一条小道可以从两山中通过,通往弘农的方向。
峡谷开口很宽阔,也很长很深,站在谷口的地方,往山谷内看去,绝对看不出越往里走就越狭窄。
可以想像,当匈奴军追到这里来的时候,看到这么开阔的山谷,一马平川似的一通到底,想必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冲杀进去。
但是,进入谷内的时候,谷道越来越窄,两边的山势也越来越陡峭;
如此,就必然会压缩蜂拥而入的匈奴骑兵,然后形成一条长长的长蛇阵。
待他们两万骑兵全进入小狼谷之后,再伏兵尽出,山上擂木滚石齐下;
擂木滚石用尽之后,就是投枪弓箭,经过这样的袭击,足以狠狠的打击到匈奴骑兵,令他们伤亡惨重、士气尽失。
这个时候,羌军的骑兵以及预先埋伏在小狼谷出口的步兵,突然杀一个回马枪;
马腾再领兵堵住小狼谷的入口,断了匈奴骑兵的退路,再往谷内冲锋压缩;
如此一来,进入小狼谷内的匈奴骑兵,绝对是死路一条。
到了临近中午的时分,原野的尽头,突然现出了乌黑黑的一片,有如一朵巨大的乌云,轰隆隆的压了过来。
刘豹领着他的大军到了,他来到羌军后方的三、四百米之地,眼看着就要追上;
放眼看去,似乎整个草原都被他们占了。
刘豹的大军如期而至,使得大战时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
埋伏在山上的那些羌兵,都在顷刻间安静下来,人人都失去了吵闹的心情。
部分将领耐不了这种沉重压抑的气氛,嚷嚷着要去挑了匈奴大军的大将。
对此阎行自然是不许,也不准他前去叫阵。
此时的天空乌沉沉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站起来,都能够头顶到天上翻滚着的乌云。
一只雄鹰在天上傲翔,在云层内时隐时现,时而发出一声尖鸣。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声声响,如击在人心上那般响了起来,然后就是萧杀的号角,“呜呜”的跟着响起。
“杀杀杀。”
刘豹一扬手,一字排开的骑兵也愤力策骑,如潮水一般奋力冲击。
刹那,战场上响起了震天的马蹄声,喊杀声。
数百米的间隔,只不过是几息间的距离,眼看匈奴军的骑兵,就要追赶上在前方奔跑的羌军。
就在这时,排开的羌人骑兵,以及如两条长蛇扑来的乌桓骑兵,从天空上看,若一接近就会形成一个丁字形;
羌兵此时接战的话,必会被敌军的骑兵从中击穿,从而形成一个十字形。
不远处的高山上,阎行仔细地盯着下方,心里想着这诱敌之计,应该差不多成功了。
就在还有两三百步两军的骑兵,就要交战在一起的时候,羌人骑兵的领队一举手,全部骑兵都拿起了弓箭;
在领队的一次挥手过后,一轮箭雨,就往冲在前面的匈奴骑兵放射而去。
箭矢如雨,洒落在如长蛇般冲杀的蛇头一段上;
顿时,匈奴骑兵冲锋的前部人仰马翻,不少骑兵中箭摔落马下,造成了他们的骑兵队形,变得有些混乱起来。
实际上,一轮的箭雨,伤敌并不多;
羌人骑手在慌忙状态下的骑射功夫,的确让人不敢恭维,绝大部份的箭矢都落了空。
但是除了射杀一小部份匈奴骑兵之外,真正让刘豹感到惊讶的是:
匈奴骑兵竟然也能像他们一样,在高速的战马上射箭?
匈奴一直以来,都是在马背上生活长大的游骑民族;
他们弓马娴熟,可是在马背上随意的左则右倾,可以随意的在马背上拉弓搭箭;
哪怕是在战马高速飞驰之中,他们亦可以射中在奔逃的猎物,平时在马背上随意的挥砍着战刀,更是不在话下。
甚至乎,许多人都可以在马背上睡觉;
当中极个别例子,在马背上生活一两个月都不下马,也都是小意思。
匈奴骑兵们都相信:
自己在战马上和羌军决战,那时拥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尽全力的攻击目标;
而那些羌人,他们因为怕会被击落马下,往往都是不敢尽全力的;
在骑兵的决战当中,落马就等于是死亡。
更有让乌桓骑兵们感到自信的是:
羌人骑兵要拉弓射箭,肯定都是齐刷刷的下马,在射上一轮箭之后,才又齐刷刷的上马;
在这个时候,待羌军射了一轮箭之后,自己就早已经冲杀到他们的面前了。
由于这些想象中的画面,所以在这次冲锋中,居然没有匈奴兵,想到要先用弓箭,给予羌骑一轮杀伤再开始撕杀。
他们满怀着壮志,只想急冲到羌军骑兵的跟前,预备手起刀落,斩杀眼前的骑兵,看着羌军的鲜血飞溅。
我在女尊男卑的世界种田开后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