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如果正好砸在云梯上,“喀嚓”一声,梯子就会瞬间断为两截。
沸水石灰这些寻常的东西,也被当作武器用来守城,刚刚沸腾的开水浇灌下去,几乎是无孔不入;
尽管汉军士兵有甲胄有盾牌,但被开水溅到**的皮肤之上,那种痛苦的滋味依旧很难言表;
每一盆沸水浇下去,必可传来一阵撕声裂肺般的惨叫声。
石灰更是迷乱敌人眼睛的利器,白茫茫的一大片石灰撒落下来;
一旦有人中招,眼睛痛得就无法再睁开了,失明后的士兵,则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最厉害的防御武器却是滚油,浇开的油沸点比水更高,如此高温一旦溅到人的身上,马上就会灼烧掉一层皮肤;
当然滚油的作用不仅于此,异族兵使用滚油时,哪里有汉军的云梯就往哪里泼;
不一会儿的功夫,每一架的云梯上面,就都是油渍淋淋的一片;
守军只需在城头上扔出几支火把,整架整架的云梯就被点燃了,很快地连梯带人都被烈火所吞噬。
第一波的进攻,汉军就伤亡了一千人、损失了几十架的云梯,伤亡比较惨重。
这个时候,汉军的军阵中却传来了鸣金之声,众士兵只能悸悸退下。
第二天的时候,汉军的主攻目标转移到了东门。
战况依在是激烈无比,不过王允只是动用了床弩、投石机和弓弩手,对城池实施远程攻击,并没有出动攻城部队。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昨天的攻城作战,王允纯粹是要试探一下敌军的防御力道。
事实证明,如果仅仅是依靠强攻硬取的话,想要打下城池,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就算是把汉军的老本赔光,都不一定能攻得下来。
攻城作战,在冷兵器的时代,无疑是最艰难的战斗;
有关一座城池的争夺,往往要经历数月、甚至是数年之久的战斗,才会见到分晓;
而类似眼前这样的大城,想要攻破,需要的时间则会更长。
王允不可能指望架起几架云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城池,她最大的倚仗还是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在当代比较常见,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使用,尤其受到一些小孩子的喜欢。
它就是火药!
火药在如今的时代,主要作用是作为制作鞭炮的基本材料。
必须申明:
后汉时代的鞭炮,最初是不添加火药进去的,以高祖时期为例,“鞭炮”的实质就是一根根切好的竹子;
过年时“鞭炮声”的主要来源,就是居民火烧竹子时,所发出的“啪啪”动静。
可是自从国外的技术传入国内,尤其是当火药大规模进入本土之际,鞭炮的制作材料,便发生了本质改变。
毕竟一个都能使用火绳枪的特殊时代,火药自然可以广为普及,不过以火药作为武器,尚属于崭新的思路;
王允却是想法独特,认为能在攻城战中使用到火药。
如果将大量从长安城内收集来的火药、成吨地堆放在一起,同时引爆,轰掉一条城墙就不费吹灰之力;
要知道城池的防守,最大的倚仗就是城墙,只要她能轰掉其中的一段,整座城池就会顷刻裂开一道口子;
没有了城墙的庇护,城内的异族守军再想守住城池,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要想使用爆破的战法,那就不能是拿到城下去用,否则最多也只能是伤其皮毛。
王允很清楚,自己想要爆掉城墙,那便需要数量庞大的火药才行。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挖地道到城池的城墙下,将成吨的火药直接埋到城墙下面,便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王允选择了长安南城墙作为目标,在第一天的攻击之时,就已经是安排了数百名的工兵、在城池的外围开挖地道。
她是狡猾的,为了掩人耳目,不被休屠王查觉出意图,特意地将道口选择在了自己的军营当中;
一座巨大的帐蓬就覆盖在地道口上,所有挖出来的土、都堆放在相连的几座帐蓬之内,到了夜间才会被清理出去。
地道的高度在五尺左右、宽度在三尺左右,仅容一人通行,所以在工作面上,始终只有一个工兵在开挖。
王允为了保持工兵的体能充沛,在入口附近一个接一个地排好工兵,每个工兵的工作、均不超过一柱香的时间;
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每个工兵工作时可以不恤体力,甩开膀子大干一番。
城池附近的土质都是沙土,应该是上千年以来、由于渭河冲积而形成的;
这样的土质最适合挖地道,所以汉军的进展十分顺利,仅仅只是一天的光景,就已经挖到了护城河的边上。
挖地道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城池前沿的护城河。
护城河宽有十丈,深有三丈,而汉军想要挖地道至长安城墙下,唯一绕不过去的就是护城河;
如果地道挖得太浅,很可能将护城河给挖通;
对于待在地道里的工兵而言,一旦亲手挖通护城河、让河水倒灌进来,那简直就是噩梦。
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王允亲自主持了地道的开挖;
工兵们在事先通过仔细的测量,精确了护城河的位置,他们在地道经过护城河的时候,将道路挖成一个大大的“U”型;
等到达护城河的时候,汉军向下深挖,用木桩和木板来进行支撑和保护,到达城墙底下之后、再进行抬升,将地道的末端挖至城墙之下。
这样一来,就可以事半功倍,稍后只要能炸塌城墙,要拿下城池便是易如反掌。
为了不被异族军查觉,王允将此次的“地道计划”、列为绝密的计划;
不光是敌人不知晓,就连自军不相干的人员,也不知道挖这些地道要做什么。
王允为了迷惑休屠王,到了第二日,将主攻的方向改在了东面,于是异族军的注意力就移到了东面。
攻守双方展开了床弩和投石车大战,箭雨漫天,战况激烈;
但是由于没有派出攻城部队,汉军的伤亡数字十分有限。
不过休屠王这只老狐狸,依旧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
虽然王允改变了攻击方向,但他仍然将关注点,放在了南面城墙处。
攻城战战术单一,几乎没有几种可以利用的方法,挖地道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种;
古代也有许多挖地道成功的战例,休屠王显然要防备对方这一手。
尤其是第二天,在汉军改变了攻击方向之后,学到了汉人狡猾本事的休屠王,敏锐地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
要知道,如果王允将主攻目标选取在南面,就应该在南面发动持续不断地进攻,这样才可以加大加深对城墙的破坏;
可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不能不让休屠王有所怀疑。
他亲自登高远眺,那几座特殊的帐蓬,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几座帐篷全部联在一起,严重地违背宿营原则,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它们别有用途。
汉军现在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偷偷地挖地道,而且从周围放置的土壤情况来看,这种猜测极有可能是真的。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休屠王在城中积极地防备着;
在他看来,王允挖地道的目的,就是想要绕过坚固的城防,将一些兵力悄悄地偷袭进入城中,再里应外合发起攻击,如此城池就危险了!
不过休屠王既然识破了王允的方法,就不可能无所作为;
侦测是否有敌军在挖地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城池的地底下埋上几只大瓮,如果地底上有动静的话,大瓮就会鸣响。
随后的发展不出所料,果然在埋下几只大瓮后,很快就侦测出汉军挖地道的方向和进展程度。
休屠王暗暗地冷笑,心想汉人果然明的不行来暗招,好在是被自己提前识破,这一招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知道意图就能破解,匈奴军想要破坏这一招,拿得出很多办法,简直是轻松无压力。
针对地道攻城法有几个妙招,但凡能提前掌握敌人挖地道的大致方位,派遣军队在地道出口处守着,出来一个敌兵就擒获一个;
另外还可以往地道里灌烟,往死里熏;
地势低洼的地道,还可以挖渠引水灌之;
敌军一旦挖通明渠,大量的水就会灌进去,地道里有多少人都会被活活淹死,无一幸免。
汉军现在正向南城墙处挖掘地道,城南是城池最低洼之处,休屠王便命人在靠近安门的大街上、开挖出一条长达数里的明渠;
明渠宽有一丈、深却达四五丈,引沧池之水入明渠。
这条明渠几乎贯通了城池的城南,只要汉人将地道挖到这儿,就会与明渠挖通,沧池的水便会源源不断地灌进去;
休屠王相信用这一招,来对付汉人的地道攻势,绝对再合适不过。
如今汉军的挖掘速度相当地快,二十四小时轮班开挖,昼夜不停;
何况在地道内,只能点火把和油灯,也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我在女尊男卑的世界种田开后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