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白在高台上站定之后,缓缓伸展双臂;
就在这时,那长长的龙袍后摆,突然无风自动,缓缓的飘向了高空;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后摆化作了一条虚幻的金色蛟龙,张牙舞爪的盘旋在董白身后。
下方一片惊呼,百姓们已经忍不住跪倒叩拜,激动的流下了泪水;
祥龙出现,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可关平很清楚,这只不过是藏身于幕后的米娅、略微施展幻术所引起的视觉冲击。
由于小紫等人,此前在彩排时已经见识过几次幻术,现在倒是并不惊讶;
而她们前方的那些文武百官,却个个噤如寒蝉,心想女皇果然是生来的九五之尊,这些人一个个地都这么单纯。
长安城的四周,有着十数万的将士拱卫;
威武的将士个个盔甲鲜亮,手中刀枪如林泛着锋芒,向天下展示着全新帝国的武运昌隆。
上万人的仪仗队,华盖、旌旗、在城内的街道上绵延出去十余里,一眼望不到边际;
所过之处,西凉将士与百姓如浪头般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宫殿仅仅是第一站,却不是终点站。
接下来,董白与身边的他,伴随长龙般的队伍来到天坛前面;
当两人登上天坛的时候,四周立刻静了下来。
首先是祭拜天地。
加上基座,几乎有三十丈高的天坛大殿,规模那是相当地宏伟;
新女皇通过大殿前的丹桥、进入殿旁一侧的祭天神坛内;
当她来到坛内后,众多司仪人员一路小跑,从丹桥两侧的台阶进入坛内。
这时,六十四名手执羽扇,身穿儒衫的窈窕女性,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左侧列队;
同时,咔咔的脚步声响起;
六十四名精炼铠甲的魁梧勇士,右手提着开山大斧,左手持着虎纹大盾,进入大殿前的广场右侧列队。
两阵纵横各式八列。
羽扇儒衫者,代表着帝国的文治才盛之气象。
金戈将士者,代表着举国上下、追随皇帝与将军征伐天下的威武雄姿。
祭天神坛的两侧设置着诸神神位,按照统属关系分为七组,每一组都有青色幔帐搭成神幄,两侧六组一边三组。
每个神牌位前,都有三牲、美酒、鲜果,佳肴等大量供品;
光是存放祭品的器物、礼器,就多达一千余件。
神坛西南有檀香大鼎,东南有火柱天灯。
檀香呈雾色,将神坛笼罩如烟云飘渺之状、烛火摇动期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祭天神坛前,董白双手叠加环在胸前、两个拇指遥遥相对,郑重拜在正中的金色蒲团上。
这时,有司仪跪呈香柱。
关平把那香拿在手中,这一刻两人代表着半壁天下的数百万百姓、请求皇天为新兴的帝国带来福祉。
董白喊声不大,于是关平洪亮的声音,传到了坛外四周;
此刻天坛外的乐师团,立时奏起庄严的乐声。
早就等待在广场上的羽扇儒衫方阵、当场跳起了文德舞;
魁梧的勇士一手拿斧头,一手执盾牌跳起武德舞。
祭天神坛前的女皇起身站直,关平代为拿起坛上的明黄诏书、将其舒展开来。
这时,月、小紫等文武百官,双手叠加放在地上,额头拜在手背上不动;
她们微微颤动的身躯,昭示着心中的激荡。
关平开始大声宣读祭天文、表达的尽是董白的意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始源自尧舜
昔大夏代于二贤之后、传五百载而变化殷商
大商立世有五百五十年、遇凤鸣岐山、逢乱而改武周于世
大周循环八百岁月,裂为七雄即征伐不止、终归大秦一统而受命于天
后秦末烽烟群起、高祖与项王鏖兵于天下、但历百战、才知天数起承入刘汉
汉之国祚传承有四百春秋冬夏、气数终尽,今华夏再变、失而复得者为三辅之地;
我董氏女、他关姓子,再昭告于苍穹后土、声远播入四海之下、音动容至九天之上;
此刻---大秦复起!”
说句明白话,诏书的内容是在强调:
近代的一统天下源自秦、而后从秦手中夺过天下的大汉,已经被时代埋葬;
出生于西凉、也就是秦国故地的董家、其现在的家主董白,顺理成章地接过刘氏的半壁江山,将天下从大汉改为大秦。
百官跟着两人顿首三拜:
“乞皇天诸神共飨,护佑我大秦国泰民安......”
祭天至此完毕。
御林军中的代表抬出黄金龙椅,设置在三十丈高大的天坛主殿殿门处,面南摆放。
至此,祭天完毕,登基大典开始。
月率文武百官,山呼叩拜:
“告祭天地之礼成,请尊正式继帝位!”
关平表情庄重,但心里十分激昂;
只见他这边刚刚放下祭天的祭文,双手便架在董白背后,将她带着往前面推去;
这是一个不敬的举动,可两人的关系超越了这些。
走了几步后,翠上前托着董白的左臂,枫托着她的右臂;
其余百官都跟在侧后,众人跟随经由几人拥簇着的女皇,来到主殿前面。
被簇拥着的董白,正式来到龙椅上坐下,关平这才走下台阶,就在阶前依照品级排班。
董白本来比较讨厌这些繁琐的礼仪,可到此时此刻她才明白:
世上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登基所用的时间太长。
而要彰显皇家威仪,仪式自然是能有多隆重就要多隆重,能有多少程序就要有多少程序;
程序越多越隆重,越能彰显帝王的九五尊贵。
远处是百姓的呼声,近处是百官敬畏的目光、四周是飘扬的大秦国旗帜,庄重的乐声始终在天空回荡。
在这一切之中,董白目空一切、又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气势,展现得完美无缺;
实际在她的眼中,只能见到他一个人。
百官站位,捧着朝板列成文武两班,首先鞠躬;
呜呜沉重的号角声响起后,百官立刻改鞠躬为跪拜,再拜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龙袍冕冠一齐加身的董白,抬手微笑:
“平身!”
号角声停下,百官的身后,司仪又开始唱诺,于是群臣三跪九叩再来一遍。
礼毕,司仪引关平来到女皇陛下的龙座前,声音缥缈异常:
“跪。”
于是,众人就跪伏在董白面前,又将手中朝板往腰间一插。
司仪传唱间,众官皆三度跪拜。
这时候司仪捧出宝盒,取出里面的玉玺、代表上天授予给董白。
玉玺中途经过了关平这道手、急忙双手捧心状接过,转而呈献给董白,代表诸人进言:
“陛下登大位,臣等谨上玉玺。”
过程中董白几乎全是在龙椅上坐着,没有几句长的台词,表情也只有庄重威仪和微笑两种;
然而仪式进行到这里,她终于感到了一丝欣慰。
龙袍冕冠,又有玉玺在手、百万百姓,几十万将士的目光汇聚中,她难掩心头的激荡。
不过真正令董白在意的,是自己目前的身份、能好好保护到董氏的家人;
是现在的自己,有资格平等的站在他身边......
董白望着天空正中的太阳,阳光照耀,洒在她的身上,明黄的龙袍泛着光华。
天空中有太阳,地面上,她便犹如天空中的太阳一般,会用自身独特的光芒照耀这天下,照耀这方大地上的子民。
自己的天下
自己的子民
董白高高举起右臂。
这一刻,数以百万山呼万岁的呼声扑面而来,震颤天际,传于大秦帝国的四方。
呼声传百里,闻到的百姓不约而同燃放起喜庆的烟花、爆竹,轰轰声将秦皇登基的喜讯传于天下。
而数十万秦军勇士在呼声中、高举起手中的刀枪,抬起泛射着锋芒的利器;
锋芒呼应着帝国的女皇,昭示着为时不远的某一天,她的锋芒会笼罩天下、笼罩那个真正的天下。
最为辉煌的一天、或者说半天,已经结束了。
登基大典的忙碌过后,关平和一众武将、就必须赶往潼关那边了,毕竟中原的诸侯们,近期随时会大举进犯。
此次的离别并不是第一次。
三年甚至三年以前,她就不止一次地见到过,那道身影从自己眼前消失、而后再重新出现。
或许应该习惯了、无论是否愿意,她都只能去选择习惯。
“那,我去给女皇陛下打工了......”
披风系于身后、甲胄会在征途中披上;
长安暮雨潇潇落、青丝但见须眉去。
她不免有些担心,毕竟眼前的所爱,非得应对那三十万大军;
哪怕这不是第一次大战,都始终会有所担心,担心那人的一去不回。
“你、还会回来吗?”
少年回眸一瞥、嘴角扯着说不上肃穆的笑容、一笑回应:
“呵呵,又说......”
少年怔住了,仔细想来:
女孩并没有重复以往的话,这句疑问是第一次。
似乎,少年再展露笑容已经不太合适,于是表情转而凝重、转身上前跪伏下来、单膝压着地面。
“我以前对翠讲过某句话的前半句,现在该对你说说后半句。我!”
少年单手捧起女孩的右手、嘴唇亲吻上去、犹如遥远海洋的那侧、骑士对于女皇的效忠、在说着这么一句。
“为你献上我人生的半数......”
他仍是少年、她仍是女孩。
董白线END
-----分割线-----
历经三个月的努力,作者总算完成了董白线;
作者在这三个月的期间,想到了一件事、觉得很重要、所以对各位读者们说个清楚:
本故事不管延伸出多少分支、严格来说、那些路线都可以归列为两个方面:
霸道线与王道线!
其中,翠线、董白线、以及后来的等等非主线路线,都属于霸道线。
举个例子:
翠线里面,男主成为凉州之主、以少数的几个妹子作为协助、和整个天下对抗;
董白线里面,天下得到了一半;
但男主该收的妹子,满打满算还不足全数的五分之一,依旧是以少数人对抗多数人。
以少数抗衡多数、这便是霸道;
而什么叫王道?
那就是男主即使身无长物、处于颠沛流泪的状态、有朝一日振臂一呼、全天下的妹子、亦都是自己的后宫或者同伴。
万妹归心、收完所有该收的后宫,才是真正的王道!
介绍了路线的主要区别,接下来再谈谈剧情走向:
明天开始继续之前的主线,也就是说:
十卷的所有内容,都是作为独立的衍生剧情而存在,十一卷以及之后的内容,跟十卷没有什么关系。
董卓该便当还得便当、男主即将去往中原,此后一段时间,就主要是雪岚(曹老板)和曹营的剧情;
顺带再表明观点:
本故事存在“群女主”之说、但如果非要挑个女主出来,那这个正宫其实就是雪岚!
别的比较出众的妹子,则是本路线里的绝对主角(好比至今两条线里的翠和董白)
如果有读者想看别的结局,或者灵感迸发想到某一条有趣的路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主号皮皮虾),在此感谢
我在女尊男卑的世界种田开后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