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天下归于董家,至此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结论;
王允为代表的最后一股反抗势力,终于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四百年的大汉将要走到尽头。
如果董家进一步取代刘家,董白将在不久之后成为女皇;
看清形式的中间派大臣们,在王允授首的同一日,准确说是在这天下午,集体聚在一起,朝未来的主子表明态度:
“我等一十三人、代表未入宫的三十五人、合计四十八人,正式请求策名、行委质礼!”
委质礼的实质、说白即为此前未标明心迹的大臣们,正面向西凉军表明臣服的一种仪式。
正如学生入学有“入学礼”,臣子们不经过委质礼就直接称臣、在礼法上是不合规范的;
就好比一纸合同,办了委质礼才算“在合同上落款签字”,在此之前只能算“口头协议”,哪者重要不言而喻。
董卓在今日受到了惊吓,一时还不能面见朝臣;
加上出于权力交接的考虑,他便委任孙女出席仪式,也让所有大臣知道:
从今以后西凉军真正的一把手,已不再是他自己!
拿着本该由皇帝保管的印信,董白参与了委质礼的整个过程、确认了面前多人的效忠:
“诸位愿意认清形势,这是再好不过;务必放心,你们今后的官位和职责不变,原来是怎样、今后还会是怎样!”
大臣们的官位不升不降,再说些过渡性的场面话,一场闹剧就该结束
应当是如此才对!
出于试探、刚好赶上了时候?
无论原因是什么,董白在接下来需要完成一件事,哪怕这件事的提出会遭到多数人反对,她也一定会去做。
“你们当中没有武官,全都是文臣,对于接下来的流程应该比较熟悉......”
没有前期的任何铺垫,董白张开口,意思表达得让文官们十分茫然:
“我要立皇夫!虽然不是立刻去做,但依然请你们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办不好事。”
皇夫相当于前汉的“皇后”,女尊男卑的环境下,女皇的伴侣就是如此称呼;
而有资格挑选皇夫的女孩子,自然得是皇帝。
文官们并不吃惊,谁也不指望在董白继承董卓位置后,会大发慈悲的终止篡位、安安分分当刘家臣子;
话说董白如果真的这么去想,那她就是脑子进水;
所幸当事人完全没有这一荒唐念头,因为政治从来没有那么天真。
面前一批人并非惊讶董白不加掩饰、就在如今以皇帝自居的表现;
反正她在今后终归会自称为朕,提前拿出帝王派头,也好让臣下们趁早习惯。
真正让这些人诧异的是“选取皇夫”四个字,她们看得清楚:
董白年龄就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要选择配偶有些早,按大汉对于成年人的定义,董白明显属于未成年人。
“您要结婚,是不是嫌早了点?”
“不早!先走个流程,在近期办好仪式;洞房则是几年后需要去想的事,现在不急。”
也对,毕竟男方的意愿不重要。
只要有谁对未成年少女出手,那啥的罪名是跑不脱的,皇帝也不能破坏法律不是吗?
“敢问您的意思:究竟是想选取谁去当皇夫?希望对方家世过关、最好跟出过三公的家族带有联系。”
“家世是不可能过关的,他家以前是农民,或者说从十数代以前的关大用开始,就一直是农户阶层。”
关大用就是关平先祖,再往上就连家谱都查不到。
在了解董白的人看来,她会选关平当皇夫理所当然;
毕竟在当今时代,没几位杰出异性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关平是其中一;
而在对比年龄、能力、以及好感度的要求后,合适的皇夫人选仅此一位;
加上关平的心向着西凉军,董白准备与他缔结婚姻并不奇怪。
“这太奇怪了!”
可惜大臣们感觉匪夷所思。
她们是什么人?
上流社会出身,祖上往前三代就是书香门第,受过良好教育、又在数年前的“高考”(孝廉)中确立地位;
用最通俗的话理解:
一群正规合法的高级公务员,在纳闷一个忽然进城的农民子弟,为什么可以“嫁入宫廷”;
别说山鸡变凤凰、这简直是木鸡成为了凤凰,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八卦味道、让思想保守的文官们做梦也想不出道理。
“对方是不是长得很帅?”
君主与臣子们都是女孩子,在没有异性在场的情况下,有些心里话只能趁现在问出来。
百年前皇帝选妃也好、当代女皇选夫也罢,参照标准无外乎两种:
一看出身:
民间选宫女、选夫婿的故事不是骗人的,是真事!
但皇帝或者女皇,一般只会让有背景的异性成为皇后(皇夫),其余人很难获取名分。
二是看脸:
“时代总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
除了美丑标准伴随时代改变,人们对于外表的重视从没断绝过,不久前是气质好的中年大叔,现在主要迷恋小鲜肉。
董白要真是喜欢上一位模样俊朗的翩翩少年,倒还简单了,帮她再找几个年轻面首(男宠)就行;
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小白脸难道也不好找?
“他?穿上女装模样可圈可点,男装的时候比较一般。”
官员们都替董白想好未来了、当中的个别人,甚至准备将自家亲戚带入宫里;
然而现实经常是残酷的,董白一次次出人意料的回答,令得别人思维跟不上她的话语、原定计划一次次遭到颠覆。
并且官吏们在心里嘀咕:
未来的女皇,不仅看人眼光不行,审美似乎也跑偏了......
如今董白唯一要做的,便是让面前的那些人,不跳出来反对自己婚事;
殊不知帝王家的事总有人跳出来管,她们反对的理由也如出一辙的神似:
“阶级差距太大,那位男性配不上您、请另择具有良好家世的人成为皇夫。”
“差距?他有征东将军的官衔,祖父这次化险为夷,他居功至伟,我准备不久后将他升任为车骑将军。”
对于武将来说,车骑将军的官位名列第三、仅次于骠骑将军与大将军,相比征东将军的位置,说是一步登天亦不为过;
但车骑将军的加封、当事人接受实至名归;
事实不容挑衅和质疑,没有关平及时赶来秒杀四大万骑长、挡住并击杀两个妖道,董卓脑袋早被挂起来点了天灯;
此次扼杀王允阴谋,功劳最大的人就是他和小紫,而从长远来说,前者要比后者更早十分钟赶来、支援意义更大。
文官们如何想不开,都不可能将这份功绩抹杀,她们能用来人身攻击的由头,说来说去只有那一条:
“您喜欢的人是平民出身,祖上没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相较官位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官位不能世袭、爵位却可以代代相传、通常是由嫡长女继承。
要求不可谓不难为,一户祖上世代种田的农家,哪里找出个汉代爵位?
如果真的要翻,秦朝的爵位没准还有可能找到;
当然秦朝的一切在汉代不通用,必须得是源自大汉的册封、合乎正统的爵位才行。
董白依然镇静,似乎现在没有事情值得她活动面部:
“没有爵位我可以封,比如乡侯......”
“不行!有资格匹配您身份的,爵位至少得在县侯级别、少说也得入侯爵一等。”
难办了,董白并非不舍得给爵位,实在是在天下多数人的印象中,爵位无法轻易授予的缘故。
举个油焖栗子:
原来世界的关羽、曹某人对他喜欢得不了、有事没事就拉他同吃、同车、关系亲近得只差同床;
亲儿子想要赤兔马他没给,关羽没提过要求,就主动把宝马赠出去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跟着云长(关羽表字)。
可即使如此,曹某人给关羽的爵位也很有限、汉寿亭侯----注意这个“亭”字!
十里一亭,相当于村的规模。
大汉对于宗族以外重臣的封赏、无非三级:
县侯→乡侯→亭侯
其中第一等的自然是县侯,不因为别的,只怪刘邦当初说了一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句话翻译成听得懂的大白话,意思就是:
天下土地都是我们刘氏皇家的,“土地公有化”、皇帝为首的皇室成员享有对全国十三州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开发权;
哪个不姓刘的外人要想当承包商(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他丫的灭了再讲道理。
后世出了个了不起的人、想“骑大马种大田当大官”?
行啊,象征性给你一个比村子大不了多少的地方,去那里当你的财主吧。
如果冒出一位作死极限的人,打算当个王玩玩,那么恭喜老铁,你可以下去和阴曹地府的不少小鬼玩牌。
全大汉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鼎鼎大名的“刘氏地产商”;
由于他们的老祖宗是造/反起家,后来堪称孝子贤孙的皇帝们,为了不印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严厉限制所有非刘姓者手中的土地;
通过避免封王的方式,来让这些重臣获得最少地盘。
我在女尊男卑的世界种田开后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