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武侠仙侠> 我与他的恋歌> 第八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立业底子打起来

第八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立业底子打起来

第八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立业底子打起来

从县府谈完那天开始,李凌和凤鸾他们就用了几天的时间将柴县的具体情况打探清楚了。柴县地方不小,方圆整整五百里。但因为战乱和外族屡屡骚扰的缘故,人口不多,现在在籍人口仅有一万一千多人,大概三千多户(事实上还有许多人被大地主奴役为包身工,不上户口,所以柴县实际人口应再多五成左右)。农业方面由于天冷、水少且地薄,虽能种植水稻、谷子、小麦和高粱等作物(设定农作物科技树等同于明朝水平,土豆和玉米这俩大杀器有,但良种不多,地薄处难以收到好收成),但收成少得可怜,大约每亩只能打下二百五十多斤粮食。算上每年两次的皇粮(十税一,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粮食要上交大约四十斤,顺带一提袁平定下的赋税还算轻的,一些地方早已是十税三了),在不受任何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一个三口之家至少需要五亩田地才能填饱自己家人的肚子。而事实上无论如何节省一年到头都不可能只有吃饭上的花费的,再加上乡绅代理收税往往中饱私囊,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可谓惨淡。而李凌他的田产是水田,又不用纳粮,所以一年下来一百亩田大约能收获两万五千斤粮食,抛去自己吃和给佃户的粮,大约能剩下六千多斤粮食,也就是大概五十石粮(精明的凤鸾早就猜到了李凌是拿自家田产给他和他娘,现在两家也是一家人了,自然不分你我了)。

再说说别的物产。这柴县最有名的物产当属县边上白山里的虎、鹿等珍兽以及人参、灵芝等名贵山货。可惜这边的山上产的药材早已被袁家的人包圆儿了,谁也插不上手。再者就是隔县靠海的地方(本县渔民也能去打渔)产的海鱼和海货,不甚值钱。矿产有一处,就是县北边一个小山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煤矿,出的石炭质量也算不上很高,一文钱两斤。

第三产业方面……这县里也没啥吸引人的名胜景观。不过托柴县边上住着一个大儒刘陵(设定上这个刘陵的地位相当于汉末的卢植或郑玄,顶级学霸)的福,来这里求学的学子可谓络绎不绝。这些来来往往的外地人口带动了这边的娱乐业和餐饮业,使得这萧索的边地竟也有了丝繁荣的味道。

以上,就是柴县现在所有的发展资源了,不客气的讲,现在共和国一个强一点的村和这个县都差不多。

人手配置方面,刘强被任命为柴县驿的驿丞(事实上这个驿站已经不用好久了,袁平接手封城之后就开始大量裁撤冗官,这个没什么军事价值的驿站也就没了留下来的意义。顺带一提,驿丞是不入流的小吏李凌这个现管直接任命也没什么),李凌给了他三十七个招人名额,会同原来的十三个镖师组成五十人的驿卒队伍。驿卒虽不能有号旗和铠甲,但毕竟能合法地持有兵刃和号衣,对现阶段扩军来说还是个不错的掩护。工资方面小兵一月四两,驿丞一月十两,总体是一月二百一十两工资。

田产方面则由秀莲打理。秀莲是书香门第出身,能写会算,管十来个佃户不成问题。

“商机,就在这石炭和驿站上!”凤鸾站在驿站大厅中央,对着围在他边上的众人侃侃而谈。“我爹曾告诉我一种好使的炉子,叫蜂窝煤炉,烧的热,耗煤少,生产炉子和煤也用不了多少人工。我们这边石炭便宜,正好能生产。再说这驿站,上上下下有二十来个房间,一楼大厅更是宽得能跑马。咱们添上几十张桌子,不就是个大酒楼么?”

“小鸾,那蜂窝煤炉是个什么东西,能详细说说么?”李凌看着这个十五岁就一脸主事样儿的小鬼头,无奈的笑了笑。自己这便宜儿子看来还真是个人才,长大了自己可怎么管哟。

“鸾儿你可别信口开河啊,这个东西你爹从来都没对我提过。”秀莲跟着道。这几个月来她是越来越看不透自己这个儿子了……罢了,脑子开窍毕竟是件好事,只是别骄傲才好。

“我跟你们说,那东西……”凤鸾详细解释了一下。其实这蜂窝煤炉技术含量真不高,最难的部件不过是底下调风的那个口子,炉腔和炉盖什么的好打得很,一个炉子的本钱不会超过十五文。蜂窝煤的话那就更好做了,调些泥煤用模子一压,干了就齐活儿。按这边煤的价钱,买一文两块自己还能赚两分的利。这蜂窝煤炉面向柴县的中产家庭(比如商铺老板、公门小吏、小摊贩主等等),一家每天连取暖带做饭大概要用二十个左右蜂窝煤,一天一户就能赢两文钱利。而柴县中产家庭大概有个一两百户,如果都用上他的蜂窝煤炉的话,就是光买煤就能有一天至少两百文的毛利。

凤鸾说了一通,李凌和边上的人听得是一知半解,毕竟没看过实物,说得天花乱坠也很难有个直观感觉。

“哎呀,我说你们在犹豫什么嘛!凤小兄弟那脑袋瓜子一等一的灵,这点儿小事还能出错?”刘强见大家对蜂窝煤生意都有些犹豫,站出来力挺凤鸾。说来提出以驿卒代兵卒(县男是没有资格置兵的,李凌曾为这事苦恼了很久)这个点子的就是凤鸾,提议让他当驿丞的也是凤鸾。经过这件事刘强对凤鸾脑子的灵活是佩服不已,早已变成了凤鸾坚实的簇拥者。

被刘强这么一搅,大家倒也觉得确实如此,于是卖蜂窝煤这一提案就顺利通过了。

“这边天凉,买煤炉倒是可以。但这开饭馆儿咱这边没大师傅又没会经管的人,怕是要蚀本儿。”内中一个镖师对开饭馆儿的建议提出了异议。

“就是,安安心心守着驿站,一天也三两银子的流水哩,又不用多雇人。娘算了算,连着地那边的收成,够咱们这帮人挑费了。”秀莲是个持家女子,心细,翻了翻驿馆前几年的账簿,两三下就把帐算清楚了。托刘陵的福,经过柴县这边的学子可谓络绎不绝,驿馆基本上每天都能住满。虽然这边基础消费低(八十宿钱加上二十饭钱,一共一百文),但没啥大成本,一文拿在手里就算一文。

“谁说没大师傅的?小爷我就是!”凤鸾“啪”的一声拍了拍桌子。要提做饭,这可是前世他身为宅男唯一值得自豪的地方了。托父亲和母亲都是开饭店的缘故,他从小就熟悉各种菜的做法。虽然做不了宴席,但煎炒烹炸样样都能来几下。

而且据他这几天观察,这个世界的菜蔬和调料还是很丰富的。冬天菜虽然是贵了点,但托有地窖和暖房(古代大棚)的福,花样儿还不少。调料方面辣椒花椒八角啥的都有,基本和现代没啥差了。而且最让他激动的是这个世界的饮食文化居然还停留在一个相当低的层面上,好多经典菜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是**裸的商机啊!

“你?”李凌虽是疑问的语气,但嘴角的笑意却证明了他对凤鸾的信心。这个假女子近期来的表现何尝又没征服他呢?每每看到他那自信的小脸上展露出的那种好似小大人般的成熟,他就有种莫名的心安和笑意。没办法,看着一个十几岁的萌正太正着脸装大人的感觉实在是有些好笑。

不光是他,边上的镖师看着凤鸾那副好笑的样子也都忍俊不禁。

“你们笑什么嘛?我是真的行的,不信等饭馆开起来我们走着瞧!”凤鸾有些气恼的别过了脸,什么嘛,他也是很努力的在为赚钱考虑嘛!

“好好好,依你。”秀莲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再者反正驿馆本来也提供饭食,饭店开赔了原料啥的也不会浪费(这个才是主要原因)。

商量好了之后,大家就分配任务分头行事了。刘强在驿馆外面贴了招人告示兵带了几个人挑兵苗子去了,而秀莲则是拿了些钱到街上准备置办些东西(顺带一提凤鸾他们现在都住在驿馆后院,凤鸾和李凌还有秀莲住平房,那几个镖师则是挤大通铺)。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凤鸾把欲要离开的李凌叫住了。

“李……爹——”

“叫不习惯的话,像以前一样叫我就是。”李凌笑道。反正从他这边来说一个十五岁小子成天叫他爹也让他觉得有点难受。

“好吧,大哥!”没来由的,凤鸾的心里爬上一丝欢喜。从前世到今生,李凌是除了秀莲外对他最好的人,没有之一。倒不是他不想认李凌这个爹,但总感觉……总感觉要是这爹叫成习惯的话,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好像无形之间就被隔开了。

“我想问问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如果李凌大哥只是想安安心心在柴县当个寓公的话,他是不会扩军的。既然想要握住枪杆子,那就必然是有必然要用枪杆子才能完成的事。

“我的话……只是想防备乌族人还有遍地的贼匪。顺便让跟我的弟兄过上好日子,不要再到处奔波。”李凌这话回答的模糊,却也像回样子。只是他低头时眼中爆出的一缕精光,还是看在了凤鸾眼里。

“……还没亲近到可以说的地步么?”

不知怎的,凤鸾心中有些怅然。罢了,反正现在放在他心上的自己,就只是娘的儿子罢了。或许他对娘的感情,也是责任大过喜欢。

不过,谁说责任,就一定比情感来得差呢?比起虚无缥缈的感情,磐石般坚定的责任,才是平凡中的真谛吧。

“我在家做好饭等你,晚上叫你们尝尝我的手艺。”凤鸾抬起了小脑袋,依旧是微笑满面。

“那我可期待你这未来大师傅的手艺喽。”

————————————————————————————————————————————————

柴县陈府。

“弟弟,为兄让你打探的事,你打探的如何了?”坐在书房中,陈礼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本古籍,手捧一杯香茗慢慢品着。

“不就是那个李凌的事嘛。”陈义两脚大叉靠在椅子上,牛饮了一口茶道:“这小子这几天也没干别的事,收拾了一下咱丢给他的那间破驿馆住下,贴了告示要招几十个驿卒。那一百亩田他也乐呵呵收了。哥啊,不是我说你,你下手还是太妇人之仁,要我说给他五十亩他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还有那貌美如花的小娘子,跟了那个不解风情的糙汉岂不可惜?正巧,这几天他还计划纳一房小妾……嘿嘿……

“义儿啊,为兄说你多少次了,不要目中无人!我们陈家在柴县虽算得上大户,然在封城地界也就是条小地头蛇罢了。你这浪荡性子,万一哪天招惹了真龙,怎生是好?”

“知道了知道了。”陈义漫不经心回应着。这李凌在他眼里比财比不过自己,比人更是没自己多,拿什么跟他作对?唯一能让他有些忌惮的,就只剩个县男的名头了。可这县男说到底也是袁平私封的,哪能比得上他这正儿八经的县官。

不过既然这怂汉识趣,又没啥异动,自己就权且做回善人,不扰他安生了,只是可惜了那小娘子。

晚上,李凌和刘强一伙人一进门,一股浓郁的饭香便扑鼻而来。

“这是烩龙肝哪?咋这么香呢。”刘强在外面溜达一圈儿早就饿了,闻了饭香当时就想往饭桌上扑,只可惜被冷着脸的李凌赶去洗手了。

“回来了?饿了吧。”秀莲则是凑到李凌边上,拿下了他手中提着的沉甸甸的东西,顺手把块热好的毛巾交给他擦脸。

看到这一幕,凤鸾默默将自己手里的毛巾放了回去。母亲照顾人惯了的,哪里用得上他啊……

这憨汉,遇上他娘俩算是行了大运,忒有福气……咦?那个,不是三眼铳么?

眼尖的凤鸾一眼就看到了被秀莲放在地上的包裹里那闪着寒光的铳管,好奇地凑了过去细看。只见那三眼铳铳管厚实光滑,前带蒺藜(小铁刺,可以让三眼铳在打完铳之后变身狼牙棒),后留药门儿(插火捻子的小孔儿),是用料精致的好货。

不过这玩意儿看着威武,在热兵器伤害上和火绳枪之类的纯铳可是云泥之别。三眼铳顶好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二三十步,而且用起来后座力不小,没点儿劲儿控制不住。要说优点,恐怕也只有可以连放三铳和可以当长兵器使这两点了。

“这三眼铳是火器吧,你怎么这么轻易就买来了?”

“这会儿火器禁令哪儿有那么严。”李凌边脱外衣边道:“再说三眼铳铳眼儿大,好打,找个好点儿的铁匠铺不愁买到。”

“别拉闲话了,赶紧吃饭吧!”刘强可是一刻都忍不了了,拉上几个镖师坐在了饭桌旁。李凌也拉着秀莲坐下了。

“好大一桌菜啊!呦呵,这菜没见过啊,叫什么名字?”刘强指着一盘花花绿绿的菜道。

“这个叫鱼香肉丝。尝尝好吃不?”

“我试试,嗯!太……太好吃了!老李,给你一筷子试试!”刘强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甜甜辣辣的奇妙味道在自己舌尖慢慢绽放,好吃到简直要让他忘掉之前吃过的所有菜肴。

“不赖!不赖啊!我上封城馆子里吃过,这菜比那儿酒楼厨子炒的都强!”那个叫老李的镖师也是赞不绝口。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老刘给小凤鸾面子呢,没想到真是这般好吃。

边上的人见刘强大快朵颐,也连忙下筷子。这五花八门的菜往嘴里一放,在场的人顿时就炸了锅。

“太好吃了!这……这什么菜啊?”

“这是凤氏秘制红烧肉,大许独此一家哦。”

“这个……这个甜甜的是红薯吧,又嫩又滑,好吃,真好吃!”

“拔丝红薯,当然要嫩滑了。”

“中间这个开水锅干嘛的?是汤么?”

“这叫涮锅,你们把边上的菜和生肉扔进去,沾着碗里的酱料吃就行了。”

“嗯!鲜!太好吃了!”

“这个涮锅啥的我老徐还是头回吃,长见识了啊!凤小兄弟,我是服了,咱这馆子看来是非开不可喽。”

……

“没想到凤儿手艺真的这么好呢。祖宗啊,是你让凤儿开了窍么?”看着满桌的菜,再看看笑得灿烂的凤鸾,秀莲只觉得鼻尖一酸,两行泪憋在了眼眶里。

多久……没过这安生日子了啊。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大手,抚上了她的后背。

她抬头一看,是她的夫,笑着给她夹菜的李凌。

我与他的恋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新白蛇问仙》《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这人修炼太恐怖》《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赤心巡天》《青葫剑仙》《成为了道医之后》《玄浑道章》《叩问仙道》《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