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科幻末日> 图灵:机械纪元> 139. 集聚地

139. 集聚地

139. 集聚地

2051年,3月2日。

美国,黄石湖区,A率43.1%。

一旦跨过跨湖桥梁,越过公园,从科迪城撤退的南方军就能够抵挡住北方军激烈的攻势,战略后移,队伍里的伤员能活着离开黄石湖区,到哪里都可以听见乌鸦嘶哑的鸣叫,不知道是不是耳朵听惯了炮声,听觉受损出现幻觉。

在他的身后,道路上行驶着一列机动车辆,大部分受损,即使能用,但车辆数目有限,没法运送那么多人,有的人被远远抛在了队伍后,着火的城区回荡着可怕的声音,让人不由得后背发毛,犹如过敏。

就算已经跑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也要全力以赴,加快速度撤离,敌人就紧跟在身后。

沿着道路而行,自然公园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空无人烟,靠近桥首的地方还遗留着之前接待伤员用的临时帐篷,一些沙袋垒砌的防线,控制进出的铁丝网。

队伍中的很多人实际上缺乏战斗经验,换句话说是新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判断,穿插行动失败,进攻屡屡受挫。装备维修、医疗人员缺失、物资线延伸太长等诸多问题还未来得及解决。

急速转移中,随着一声震撼心肺的爆炸,队伍后端遭到了炮击,混乱队伍中,受到惊吓的士兵们连忙躲向道路两旁,寻找掩体,靠边移动,跑着、跑着,便有人中弹倒下了。

“散开!散开!”

急忙把枪从身后转到前面来,顶着敌人的炮击回击,防范任何可能的突袭,弹头穿透车皮击碎血肉的闷声在耳边回荡。

“医疗兵!这里有人受伤了!”

被飞溅弹片剐蹭,身上皮开肉绽,鲜血横流,伤员倒在路边哀嚎,有人架枪射击,看见了尾随的追兵。

“加快通过桥梁!”

“高射炮准备!不能让敌人的计划得逞!”

6队4机12人协同作战的AI进攻小组正在沿着公路进攻桥面,向落队的人群射击,路上一些车辆被炮击炸毁,留下着火的残骸。南方军靠桥抵抗,沙袋战壕作为掩体,端着反器材枪粉碎靠近的无人攻击机,火箭筒架在肩上,攻击蛛形AI,在桥头的水泥柱后瞄准目标、暗枪射击,射中士兵AI的坚固外壳。

反器材弹直奔而来,弹头在空中旋转着,呼啸着,击毁了蛛形AI的一个电箱,左前的行进节肢直接僵直,接连的弹头扎进深深地击碎了无人战车上的红外感应器。

射击中,只觉得耳朵一阵刺痛,鲜血趴在皮肤上痒痒的,他摸了摸左耳,弹片划开了头皮,喉咙突然干躁,咽了口唾沫,继续射击。

此时此刻,意已决,他不能退缩,如果退缩,那就只能证明他是个懦弱的人。

他探头紧盯移动的目标,那种冷酷的眼神可以让植物枯萎。慢慢扣下扳机,只见空中火光一闪,接着看见倒地的叛军和一地的残尸,桥面上被炸弹炸开的大洞,弯曲变形的钢筋结构。

他的观察能力特别强,有很好的判断力,对步坦协同的弱点了如指掌,即便是面对体积庞大,行动快速的蛛形AI,他也有对策。

又是一枪,命中蛛形AI油箱,泄露的机油迅速燃烧,将银白的怪物层层包裹。

“没时间了!”

他原本想随便应付一下,然后坐上撤离的军车,但是从下向上的一次爆炸把他高高扬起,飞出桥面,坠落的过程中,他一只手抓着弯曲的钢架,挣扎着想要爬起,逐渐体力不支,放开了手,坠入冰冷的湖水之中,被忽然的急流冲走。

在水里挣扎中,他看见大桥支撑点连着周围坚固的岩石都被无人机的导弹击碎,桥梁在空中断成几节,卷着人、车、石块,黑影埋没了湖泊,溅起数米高的水花,惊动了周围栖息的野生动物……

玻璃幕墙反射着白亮炫光带来的光污染,亮度过高的夜景照明像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灯火波光粼粼,高空观察站建立在一座天然的国家公园里,这里原来是国家天文暗公园之一,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嶙峋的峭壁为从战火中生存下来的人们提供了安全的居所,夏天的夜空,足够宁静,湖水清澈但看不见底,像是被黑暗侵蚀了一样。

一个人,两个人,越来越多的逃亡者发现了这块被忽略的宝地,摆脱战争,放下戒备,相互信任,一点点汇聚起来,安营扎寨,收集物资,减少与外界的喧嚣接触,避开那一个又一个摄像头,寻找着、渴望着安宁与和平。

为了不暴露集聚点的位置,所有能用的照明设备都进行了大规模限制和低功率改造,篝火带来了温暖,手中的枪械驱离了野兽,净化饮水,获取食物,这里发生的一切显得既原始又合理。

流落的技术人员在公园里进行了专门的污染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来自周围城市的空气污染较低,来自水源头城市的水污染带来的影响十分微弱,石灰岩能过滤大部分水里的杂质,再加入用纸袋分装的净水剂,烧开后便可饮用。

身处野外环境,准确的信息选择尤为关键,盯着手上不停旋转的表盘,秒针具有指示方向,指示海拔高度和气压变化的功能,太阳能光板可以把微弱光线转化为电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专业的户外设备能降低许多风险。

划着橡皮艇渡过一个河流上了岸,借助手电筒的光亮,驱散雾气,看见满河滩人的尸体,观察四周的惨状,勘探者们倒吸一口冷气,无奈地摇头,黄石湖之前肯定不是现在见到的这个样子。

黄石湖水面高度年波动不超过6英尺。每年12月底1月初到5月底6月初黄石湖有半年封冻期,冰层会有几个英寸到两英尺厚。

不过温室效应严重,今年的黄石湖2月底就解除了封冻,不过水中仍然残留着浮冰。

受湖的大小、深度和当地季风等因素决定,黄石湖有时就像汹涌的内陆海。夏末的黄石湖因水温不同而分层,湖水表层水温很少超过19度,底下几层水温则要低的多,因此不适于游泳,人类在此水温下只能存活20-30分钟。

跨过河滩,眼前出现了一个废弃的汽车旅馆,外表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招牌全部拆下门窗封闭,几个人扫视着周围,站在枯树背后,开始仔细审视眼前的一切。

头灯打开,在头灯的光亮照射处,木质的墙壁有一处像是被野猪破坏的破洞,看见了地上新鲜的血迹和水迹,收集物资的人举枪缓步进入,手电照在了一个浑身湿透的士兵上。

“你还好吗?”背靠在墙上的士兵微微睁开眼,牙齿打颤,手在摸索着什么。

“不要动!不然我开枪了!”

“你们…是……”士兵还没说完,一头栽在地上。

过了几分钟后,确定没有攻击行为后,一个人摸了摸士兵发烫的额头。

“带走。”几个人进来抬着受伤的士兵出去。

旁边的物品隐隐泛着光泽,覆盖有薄薄的一层水雾。

是一筐墨绿的酒瓶,有几瓶还没有开封。

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擦掉表面的灰尘与水雾,小心翼翼地放入包里,拿上所有能用的东西后,小队一分为二,留下几个人继续收集,两个人用皮划艇把伤员运回集聚地。

爬上一个高一些的山头,视野极为广阔,避开中间可能埋雷的区域,也就是旅馆正后方。为了更好地展现这种残酷情况,专门摄影记录的特意将旅馆置于画面的右下角,而将剩余的大面积空间留给河面泛起的层层水雾,像是一套白色幕布,雾气掩盖周围掩盖了河滩上的尸体,暗淡了后面的群山。

从画面上看去,能见度很低,单靠肉眼无法看清远处的位置,冰冷的长焦镜头也蒙上一层水雾。

沿着另一条有车轮印的小路向前走,低着头,一边顾着侧方尖锐的岩石,一边小心植被满地的地上可能掩盖的陷阱。

每当用衣服擦拭眼镜的时候,就会想起残破旗帜上的鹰。

鹰的眼睛十分神奇,在往下俯冲捕捉猎物时始终能准确对焦,鹰眼中的世界也许与人眼中的世界不太一样,但同样真实。

晚间在迷雾弥漫的森林中赶路,没有萤火虫闪烁的光,也没有鸟类发出的声音,就连栖息在洞内的蝙蝠都袅袅散去,四处捕猎。

目前在全美境内这样的旧人类集聚地数量未知,每个地方均有被发现的可能,存活到被攻击、被破坏。剩余的人类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各个领域的力量,积极构建了集聚地。

巡逻的人可能是厨师、司机、逃兵。站立在废旧的天文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边界周围战区的情况,若天气晴朗,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曾经居住过的城市,让人有一瞬间,仿佛置身于那个和平世界,但已经成为过去。

国家公园是理想的居住地,生态受到保护,没有直接与某个城镇绑定关联,也没有什么显眼的建筑要地,受益于这种管理理念,这个湖边的集聚地至今还没有被横行的人工智能发现。

过去的二十年里,像这样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鲜有人居住。如今,克隆人和人工智能都在不留余地的在全球范围推动各项军事活动,让逃难者不得不做出选择,让自身去适应环境。

大部分集聚地最初由民间机构发起,集聚地的成员大多数是居住在这一片区域的普通民众,一种既不接受AI提出的条约,又不肯安于政府安排的旧人类。

他们开垦荒地,回到传统的农业生活,小心谨慎,隐藏起来,避开战事,与自然合作,从繁杂浩大的人类社会中分离,即便不容易被公众所接受和理解。

或者说,他们为了生存,想暂时放下“人类”的称号,这是一种新的理念,集聚地盛行的理念。

负责巩固边防的居民,凿开岩石,依山据守,推动集聚地建设而努力,有用水缸培养特殊藻类,利用藻类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方式,摄取藻类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科学家,也有用大型望远镜观察星空的天文学家,也有利用传统渔网在冰冷的河流边捕鱼的渔民。

在这里生活许多现代物品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变得不再那么珍贵,不再那么令人着迷。食物,用水,御寒的衣物,安全隐蔽的住所永远放在了前几位。

夜里只要一闭眼,会回想起远远目睹火花喷薄而出的情景,闻到强烈的焦糊味,像是从地狱散发出来的,在幸存者心中徘徊着,切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关于被战争夺走的东西,害怕的是牵挂;关于害人性命的血手,害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于存活,害怕的是离散的孤独。

早已熄灭的炭火,不能烧开热水,为人类提供能照明黑夜的电源。失去文明中的种种细节,即便阅读过书籍,头脑也难免不愚钝下来,被遗忘的文字,生疏的语言。

生锈的汽车一排排地停在深谷中的路上,一动不动,好像用图钉钉上去一样。仔细看,受潮的真皮车座长出了翠绿的野草,虫子可能带有剧毒,在啃食周边的绿叶。

林子里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霉菌和被腐蚀得千疮百孔的阔叶,蜘蛛网有的像棉絮一样大而稠密。雨水滋润了山林,让山上的植物由内而外缓慢舒展开来。

所见,所感受,有时候充满了个人记忆的自然,被形形色色的思想尝试混杂,所带来的精神抚慰,仅仅达到刚刚认识自然的程度。

干枯的树梢下,油布做的帐篷如斑斓浮动的云,即便阳光穿不过山谷里的雾霭,也有哽咽般痛心,叹息般忧愁,对话般温暖。人们不愿继续在大火后重建城市,重回自然,让人感到不同的精神特质。

晨光中,徜徉在黄石湖边的木栈道上,近旁有热泉和袅袅升起的白烟,还有泥沼,彩色的边缘,远处是黄石湖浩荡,广阔的水面,天空阴沉,陷落荒野也不乏是一种新的生活。

图灵:机械纪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好感度破亿的病娇缠上我了》《深空彼岸》《穿越从语文书开始》《异种执行官》《团宠小作精重生成满级大佬》《夜的命名术》《我穿越到全是女孩子的世界》《哈利波特之圣殿传说》《奥灵猎人》《格兰自然科学院》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