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末亲军锦衣卫> 正文卷 第216章 回家的喜报

正文卷 第216章 回家的喜报

正文卷 第216章 回家的喜报

赵兴的娘正在给左邻右舍求借粮食的人分发着米粮,对着一个饿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邻居安慰道:“不要紧的,我家还有点,大家省着点吃,总能挨过去的。”

这个邻人拿出了一包银子:“这是今日这袋子米的钱,请老嫂子收下吧。”

娘看了下这包银子,足足有十两,这可是这一家原先一年的开销啊。但今日却仅仅能买上半袋子米。

世面上的米价在顺天府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三重打压下,并没有涨价,还是精米一两,粳米八钱,而杂粮只有五钱。

价格没涨,但是各个米店已经彻底的断了货源。有一部分是奸商囤积居奇,但更多的粮店是没米可进。

也正是从这一点上可看出,当初大明将都城放在北京是多么的错误。

第一,北京太靠北了,虽然有天子守国门的豪迈,但北方敌人铁骑一日就可兵临城下,大明各路勤王的军队鞭长莫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抵达。

第二,北京的百姓要想出奔逃难的话,根本无处可逃。往北,是敌人的老巢,而从北京往南,千里平原,哪都躲不了。

还有就是粮食。中国主要产粮区是江南,于是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首都越靠北,距离产粮区越远。明朝运输粮食都是靠漕运,总量跟北宋差不多,但运输里程要增加一倍,毕竟从江南到北京的距离是到开封距离的两倍。又因为地势的关系,维持北运河的成本远高于南运河,水源不足,要多设闸门以提升水位。冬天还结冰,造成京城存粮不足。而更要命的是,一旦敌军兵临城下,就等于掐断了运河,粒米不入,一场饥荒转眼就成。

现在,这几个弊端就快速的显现了。

建奴入寇,城外无处可逃的百姓,全部挤进京城避难,让整个北京成的人口暴涨。运河又被掐断,京城不多的存粮转眼就告罄了。现在满街的难民托着金银也买不到粮食,一两银子一个饼子,一个女孩一斗杂粮已经是比比皆是了,每日饿死的人,以百千计。

而最让许多粮商后悔跺脚的是,就在九月入秋,本来因为大旱而水浅的运河,更因为入秋干脆出现了断流,粮食的运量就小的多的多。结果,京师里几十家由山西开设的粮店,开设抬高价格收购,普通的商贩认为有钱可赚,当时都争先恐后的卖给了他们。结果十月北京戒严,再也没有粮食进入了,这更加增加了饥荒的爆发。

朝廷的备荒仓库开始还拿出一点救急,但看到战争不知道多久能结束,就不得不将不多的粮食,全力供应京营和各地赶来的勤王军。要不然,饿散了他们,大家一起完蛋。

想一想没有头的日子,娘再看了下眼前这个邻居的银子,轻轻的推了回去:“这是你们未来一年的嚼过,你还是拿回去吧。我也不是奸商,都是邻里,这是借,等敌人退了,到时候还我吧。”

这个邻居就感动的落泪,一面擦泪一面哀叹:“可这封城什么时候结束啊,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娘就立刻语气肯定的道:“快啦,就快啦。”

大家就充满希望的看着老太太。

娘就坚定的告诉大家:“因为我儿在外面,他会回来的,他会带着大军回来解救我们的。”

对于老太太的坚信,大家有些失望,这北京城已经成了苦难之地,大家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有傻子回来跳这个火坑?

小丫站出来,骄傲而坚定的解释:“我哥哥一定会带兵回来的,一定会解救北京城的,因为。”将小胸脯再次挺了挺:“因为城内,有我娘,有我,有小奶狗。”

正说着呢,人群后面一阵骚动,大家转头,看到赵兴的两位夫人并肩而立在巷子口。

翠艳和秀芬走到娘的面前盈盈下拜:“婆婆,儿媳回来了。”

就这一句话,到是让娘面色大变,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颤抖着询问:“我儿,我儿他怎么没有回来?”

秀芬知道婆婆误会了,赶紧解释:“婆婆不要担心,夫君已经进城了,只是皇上召见的紧,没有时间回来,估计皇上召见完毕了,就能回来拜见娘了。”

听到这话,娘才缓过劲来,拉着俩个儿媳妇的手上下端详打量,最终落泪喃喃:“黑了,瘦了,你们姐妹受苦啦。”

小丫也跑过来,拉住俩个嫂子的手连连问好。小奶狗也过来,直接抱住了秀芬的大腿,让他的裙子乌黑一片。

它可不敢抱翠艳的大腿,那家伙打人,不,是打狗,狠着呢。

娘对两姐妹询问:“回家看看没有?”

两姐妹道:“先回来给娘请安,请娘不要惦记。”

翠艳双眼落泪:“爹没了,弟弟在城上,我没有家了。”

娘就将翠艳揽在怀里,轻轻拍打:“不哭,不哭,这不还有娘呢吗。”

家里这一番温馨,都被乡邻看在眼里,一个个真的相信赵兴回来了。

虽然赵兴回来没有带着大队人马,其实也不一定能在京师保卫战中起到什么作用,但大家的心还是有了点希望。毕竟,赵兴在这一片是朝廷最大的官,他回来,说明他对京城保卫战有信心。这就是希望。

正在大家充满希望的问长问短的时候,一个锦衣卫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见到老太太给她跪倒磕头:“老夫人,我家大人让我给您,还有各位乡邻送个信:让您安心,他办完了皇上的差遣,晚上就回来给老夫人请安,让乡邻赶紧的各回各家,带上银钱和口袋,准备到街上粮店买粮。”

“什么?粮店卖粮啦?”几个乡邻立刻围上来,紧张的询问。

这个锦衣卫点头:“我家大人是这么说的。”然后骄傲的对围在自己身边的乡邻大声的道:“我家大人说粮店卖粮,就一定能卖,大家准备吧。”

那个借了半袋子赵兴家粮食的乡邻就再次确认:“那粮食是多少钱一石啊。”

这个锦衣卫就回答:“我家大人说了,限定粮食价格是一两一一石,绝不许高。”

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平时是这个价格,但这兵荒马乱的,即便是二两银子一石,其实大家也能忍受的。

“真的是这个价格?”

这个锦衣卫就有些不耐烦:“我家大人说这个价就是这个价,如果那些奸商敢抬高价格,我们锦衣卫的刀子就会招呼上去。我家大人说了,非常时期,稳定民心为主,谁敢搅动民心,杀了再说。”

所有的人被这杀气腾腾的话吓的一缩脖子,但转而就欢呼起来。

这时候老太太站出来:“大家相信我儿子,若他说话不算数,都来我家,分了我的粮食。”

老太太的威信在这里,可比官府好使多了,有了这个保证,所有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明末亲军锦衣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我不是野人》《终宋》《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绝境求生崇祯帝》《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纵横图》《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