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历史军事> 汉道天下> 第一卷 行路难 第224章 大丈夫气(求月票!)

第一卷 行路难 第224章 大丈夫气(求月票!)

第一卷 行路难 第224章 大丈夫气(求月票!)

杨修略作思索,缓缓吟道:“国破山河在,羽檄如雪飞。关东鼓未休,关西号角鸣。天子一怒起,六龙共长吟。临阵摧敌胆,归朝抚万民。天命在汉德,多难而弥新。”

蔡琰柳眉轻挑,微微颌首。“终究是丈夫,气象自有不同。”

杨修大感诧异。“第一句不是你所作?”

“是天子所吟。”蔡琰又打量了杨修一眼。“老臣能谋国,难以出新。既有气血渐衰,体力难支之困,又有因循守故,泥古不化之嫌。德祖少年,既有猛志,又有幸从圣天子,当努力去旧习,立新政,再建太平。”

杨修心中微动,再次想起天子的问题。

“令史,有一事,我思之良久,未得其门而入,敢请教。”

“你我之间,何必请教。”

“高祖何以得天下,而六国之后却不能?”

蔡琰眨了眨眼睛,忽然笑道:“这是天子给你的问题吧?”

杨修神情尴尬。“是的。”

“既是天子给你的问题,我就不便代答了。”蔡琰伸手理了理鬓边的头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个醒。”

“你说。”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说郑人买履的,你应该读过。”

杨修点点头。“自然读过。”他随即若有所悟。“岂不是梅子真(梅福)按图索骏之讥?”

蔡琰叹了一口气。“德祖,你机变若神,却不够精深。”

杨修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今天是怎么了?一不小心,又被人教训一回。

“你仔细想吧,我有事去了。”蔡琰扬扬手,与杨修告别,带着一丝得意。

杨修看着蔡琰离开,品味着蔡琰刚才的话,怎么想都觉得这两件事没什么区别。都是拘泥于形式,不知变通,以至于结果不尽如人意。

当然,对他解答天子的问题也没什么帮助。

总不能说六国之后不能得天下,是因为他们不知变通?

遇到项羽那样的对手,再变通也没用吧。

除非他们像高祖一样,拥有山河险固的关中。

——

刘协接见了裴茂、裴俊父子。

裴茂这次筹粮有功,尤其是闻喜县,在诸县中仅次于安邑,裴氏几乎是倾囊相赠。

这么大的功劳和贡献,赐一子为郎是最起码的。

裴俊虽然年少,也就是十八九岁,却见过世面。

他刚刚从蜀中赶回来。

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卫生条件也欠佳,远行是一个很危险的事。裴俊小小年纪就能远至巴蜀,胆气和见识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还有一点,裴茂没有说,但刘协大致猜到了。

裴俊回来得这么快,应该归功于裴茂或者裴潜提供的信息及时。最大的可能是裴茂很早就发出消息给荆州的裴潜和蜀中的裴俊,让他们尽快赶回来。

刘协甚至怀疑,裴茂很可能猜到了他只能到河东,别无地方可去。

刘协问了一些巴蜀的情况。

裴俊是几年前随姊夫入蜀的,这几年一直在成都,经历过刘焉死、刘璋继位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务,对益州的政局变化有近距离的观察。

基于这样的经验,他向刘协提了一个建议,联络汉中的张鲁,争取张鲁向朝廷称臣,进而获取益州的物资与人才。

益州之所以不向朝廷贡献,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米贼控制了汉中,隔断了驿道。

实际上,张鲁就是刘焉派过去的。

如今刘璋继位,与张鲁反目成仇,正是朝廷拉拢张鲁的好机会。

张鲁称臣,驿道复通,或许刘焉依然不愿意贡献,但他却不能阻止益州人心向朝廷。

刘焉、刘璋父子与益州人相处并不愉快。刘焉杀贾龙,得罪了益州大族。刘璋杀张鲁母卢氏,得罪了益州的底层民众,如今只能靠东州兵支撑。

若能打通驿道,必然会有大量的益州人赶到朝廷。

对刘焉来说,这无疑是道义上的沉重打击。

刘协觉得有理。

不管这是裴俊本人的意见,还是与裴茂商量的结果,这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就算不起作用,也没什么损失,也就是一副汉中太守的印绶而已。

“你对他们的教义有了解吗?”刘协最后问道。

裴俊有点心虚地看了一眼裴茂。

裴茂没好气的喝道:“陛下问你,如实回答就是,不可左顾右盼,君前失礼。”

“益州的米教虽与关东的太平道有呼应,但是就教义而言,米教只想成仙,对改朝换代没有兴趣。他们以老子为宗,崇尚隐逸,好炼丹药,并施符咒。”

“教众中工匠多吗?”

“应该不少。”裴俊对此没有太多的兴趣,简单地说了两句,就闭上了嘴巴。

刘协也没有再问,随即拜裴俊为郎官,先留在身边一段时间,然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裴茂、裴俊谢恩。

刘协随即又问裴茂对匈奴人的处理意见。

裴茂也不赞成天子亲征。

他觉得匈奴人内乱是常有的事,天子为此兴师动众——哪怕只是三千骑兵——也不值得。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委任一个使匈奴中郎将,陪呼厨泉一起返回美稷,解决匈奴人内乱。

天子万乘之躯,不宜冒险,还是留在河东比较好。休养生息数年,再发兵平定匈奴,易如反掌。

刘协听出了裴茂的言外之音。

他希望朝廷留在河东,而不是去太原。

“令君,河东户口不足,怕是难以供应朝廷的消耗。”

裴茂躬身再拜。“陛下,太原、上党的户口并不比河东多,又无盐铁。即使以眼前论,亦不如河东。以将来论,更不如河东远甚。”

刘协沉默不语。

是河东立都,还是在太原立都,各有优势。

但河东人的态度却不能忽视。

到目前为止,太原还没什么反应,是不是欢迎朝廷去,谁也不清楚。

河东人却是很热心的,至少表面上如此。

轻易地拒绝会让裴茂这样的河东人失望,将来袁绍再派人来联络,他们动摇的可能性很大。

“令君,这事干系重大,容朕与公卿们商议,再作决定。”

“陛下所言甚是。臣以为,陛下不妨咨询河东太守彧。论对河东之熟悉,大臣中无人能过其右。”

刘协目光微闪。“令君与荀彧是故交?”

“中平六年,彧为守宫令,臣为尚书令,同属少府。”

7017k

汉道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我不是野人》《终宋》《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绝境求生崇祯帝》《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纵横图》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