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县城了。
本来,按他们的脚程,两天的路程,爷仨足足用了三天。一来,三人体质就弱,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艰难的长途跋涉,边走边歇,边歇边走,可以说是一路磨磨蹭蹭。还多亏三小子临时起意,顺了瓦罐和竹席,不然,光找水喝就是一件麻烦事。幸运的是,现在是八月金秋,一路上还可以找到一些野果充饥,不然,靠顺来的一罐饭,爷三早饿晕了,哪里能走到县城。
二来,毕竟是在逃的身份,遇到人的时候,要设法躲避,尽量不接触人群。
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看到路上的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远远地也能看到县城的城墙了。草鞋早就坏掉了,现在三人的脚上都绑树皮或木片。刘据的脸上的红肿已经完全消失,只是被太阳晒的更黑了,与原来的翩翩佳公子判若两人,只是身形和步法,还隐隐散发上位者的气息,没办法,长年的培养,已经成为不自觉地习惯,又在所谓的鞋里塞一根木枝。脚下传来痛苦,脸上却还要保持平静。
随着县城的临近,行人的增多,父子三人再也无法躲避,宝儿的嘴里再一次塞了东西,哈喇子又开始流了。在城门口,张贴数张同样的告示,和前面我们看到的一样,在每张告示下,都聚集着一群人,有一个专门的衙门里的公办,在反反复复的大声朗读告示的内容,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立马睁大眼睛,左右巡视,希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能够砸在自己的头上,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馅饼,面临这么大的好事,谁还管什么时代!
皇帝他老人家咋就一个儿子造反啊,多生几个儿子造反多好!这时,从城门里呼啦啦的跑出十几个人,有士兵、有衙役、有捕快,将在城门口围观的人驱散,紧接着,一大群各式各样的人,有数十人被后面的官差驱赶出来,一个文职样的官差大喊一声:“各里的,过来领人”,便从旁边走出七八个人,站在人群前
“大柳村的过来”
“下河口村的,这边”。。。
随着呼喊,人群中不时有人走出来,向不同的地方聚集。陆陆续续,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还有七八个人在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后面的兵丁上来,把这几个人又驱赶了回去,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余下的人,既没有呼喊,也没有人喊冤,安安静静的。这样的场面,在刘据他们来到的时候,上演了两三次,有二三十人的,也有十多人的,都没有第一次的规模大。除了一人之外,都被村里的里正领走了。
“进城的,现在可以进城了。进城以后,到各亭签押,没签押的被抓到,一律按疑犯处理!不进城的,又各里领回,没有被领走的,一律带走。”
刘据父子现在彻底蒙了,是有泉鸠里里正的木牌,可他们不敢去呀,也不能去呀。只要一去里正那里报到,立马原形毕露,无所遁形。好在他们原来就不认识,他们不认识里正,里正不认识他们。现在怎么办?跑?往哪跑?跑得掉吗?只要一跑,立马就成为焦点,不跑,不跑咋办?就在刘据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俩衙役走了过来。刘据心里唯一庆幸的事,剩下的不止他们爷仨,还有四个,俩个好像是商人模样,一个奴隶跟商人一起,一个文人模样。
当然他们爷仨。。。。乞丐模样!俩人商人模样的,看衙役过来,马上从衣袖里翻出路引模样的木牌,一脸堆笑的递了过去。衙役瞟了一眼,并没接。
“到里面候着”一指城门。
进到门里,靠城墙的地方,同样一个草棚,草棚旁边同样张贴这太子他老人家的素描画像,画像的空白处写着同样的文字,同样是一个人在草棚里,一个在草棚外,围着一个人转圈圈。
不同的是,草棚里的那位,没在打盹,而是跪坐在案边,一边问话,一边在木片上写。看到几乎同样的情景,太子刘据的心情平静了很多,不像在十里亭的时候那样的慌乱,还闲暇的帮小不点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捡掉头发上看不见的枯草叶。
“名字?”
“山”
“哪里人”
“新安县”
“从哪来”
“新安县”
“什么时候的?”
“昨日”
“来干什么?”
“走亲戚”。。。。。。书吏慢条斯理的问着,慢条斯理的写着。
旁边的两个士卒一边对照画像一边围着转,一个用一根作为距的木棍,丈量那人的身高。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便示意另外一个士卒,把他放行了。
“下一个”。
身高差不多的,留下;面皮白净的,留下;浓眉的留下;细目的留下;短胡须的,留下。当然,我们的太子也被留下,虽然他现在面皮已经不白了,也不是浓眉了,也几乎没有胡须了。但是,身高没变,细目也没法变。通缉令上虽没说他带了俩孩子,可也没说他没带孩子啊。就这样,爷仨被归入嫌疑人队伍,这个队伍面前已经有五个人了,当然,不包括这爷仨。五人中居然还有一个瘸了半条腿的,仅仅因为他也是浓眉细目。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天也慢慢的变暗了。他们这个队伍原来的八人,增加到十五人。关了城门被带到县衙,他们十五人被安置在一个空旷的广场,应该是校场。校场中搭了一排的草棚,有十多间,看来是新搭的,已经有四五十人了,大家都安安静静的或坐、或站、或躺在各自的草棚里。刘据爷仨和另外俩被安置在一间草棚。在隔壁的草棚里,刘据居然发现了一位熟人----今天在城门口一起被带走的那个文人书生,他不是当时就被放走了吗?咋又回来了?那个书生也看见了他,他们爷仨在当时也挺显眼的,老少乞丐,乞丐世家。
这个年代虽然乞丐不少,但父亲带俩孩子的乞丐还是少见,一般情况下,乞丐父亲都会把孩子卖了,万一卖到好人家,说不定还能混个温饱,也好于带着俩孩子一起饿死。靠要饭能把自己养活就不错了,还养活仨,谁家有那么多剩饭喂你们啊。书生淡淡地看来他们一眼,除了片刻的惊奇,并没有再多关注,三个乞丐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刘据看俩孩子都躺在茅草上睡着了,是啊,这一路的折腾,也够他们哥俩受的了,毕竟都是孩子,以前娇生惯养的,哪受过这种罪。看见那位书生对自己满脸的鄙视和厌恶,也没了和他搭讪的心情。人是有等级的,不是一个等级的人永远不要试图钻进另一个等级的圈子,因为他们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自己现在像乞丐,就必须是乞丐,必须用乞丐的眼光看世界。
“都起来,吃饭了”
一个衙役前面抱着一叠土碗,一个衙役提着一个桶在每个草棚前放下几个碗,后面的衙役往每个碗里倒一勺黑黑的稀粥。
爷仨一人捧着一个土碗,呼噜呼噜地喝着黑色的粥,没有半点不适应。半个月,仅仅半个月,他们完成了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的完美过度,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都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这也要看具体情况,与生命相比,一切都不值得一提。
“我这一碗也给你们吧”隔壁的书生看他们爷仨意犹未尽的样子,也终于表现出怜悯之心,把自己的那碗粥,从栅栏间隙递了过来,当然,主要是他根本吃不下去,这黑乎乎的也叫饭?
“你不吃吗?”小三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的问。
“我不饿,你们吃吧”书生也简单的回答一句。
“那谢谢了”小三也没客气,直接将碗接了过来,分给父亲、哥哥一些,自己将剩下的也一口气喝光了。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处于饥饿状态,饭量似乎比父亲和哥哥还要大,“可能自己要长个了吧”这是刘畅给自己找的理由。
“你不是已经走了吗?咋又回来了?”刘畅在把碗递还书生的时候,顺便问了一句。
“哎”书生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回答。怜悯归怜悯,和这些下等人交谈,还是做不到。
刘畅也很知趣,刚才不过顺口一问,一饭之恩,也不必立马回报,没指望他能回答。吃完饭,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草棚四周依然有兵丁看护,在校场大门两边,挂在俩个气死风灯,在黑夜里发出幽暗的光。
鬼谷子科幻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我与女鬼H生活》、《诸天地球大融合》、《灵境行者》、《抓到你啦》、《重生末世:空间屯粮养崽崽》、《黎明之剑》、《我从末世归来》、《这个QQ群绝逼有毒》、《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