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历史军事> 苟出一个盛唐> 第四卷 旭日东升 第六百九十八章 帝国使命

第四卷 旭日东升 第六百九十八章 帝国使命

第四卷 旭日东升 第六百九十八章 帝国使命

长安使团还没有出发,大食的第四波使者就来了。

居然是来要帐的,请求李晔归还智慧宫的藏书。

弄得李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唐抢过他们的地盘,抢过他们的财宝,也抢过他们的女人,什么时候抢了他们的藏书?

再说大唐将士们大字不识一个,也会抢他们的书?

有心想询问杨师厚,但此时的杨师厚在万里之遥的杨州,一去一回差不多一年。

不过,十多万将士回长安,的确带回不少东西。

足足三百车。

李晔当时只关注钱财了。

当然,书在这个时代也是贵重东西,寻常人家也买不起书。

李晔当即让武元登去找找。

不到三天,还真找到了,躺在府库之中。

看到这些书,李晔才知道为什么会被打包带回来了。

大食人还真讲究,封面镶嵌金银或者宝石,金灿灿的,沉甸甸的。

一翻开,书页还是羊皮的。

难怪会被当成贵重物品。

不少纸质书籍,也一并带了回来。

李晔随意翻看几本,字虽然不认识,但上面的图案却是认得的,居然是几何。

不过里面最多的还是大食法教义。

这些东西大唐不需要,李晔让懂大食语的人挑选出来,还给使者。

黑衣大食最关注的也是这个,很多教义都是孤本,对大食法意义重大。

对其他书籍反而不太在意。

这件事引起了李晔的极大兴趣。

不止是巴格达,从布哈拉也掳掠了不少书籍。

纳尔斯二世继位以来,被称为萨曼的黄金时期,有心复兴波斯文明,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布哈拉宫廷中,各方学者云集,在此求学、研究、著述蔚然成风,出了不少闻名于世的学者。

很多不容于巴格达的学者,均受到萨曼的庇护。

这些全都便宜了大唐。

李晔旋即在尚学中设立通文馆,翻译萨曼、大食的典籍。

又派出人员,专程到河中搜寻典籍,以及学者。

华夏有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形成庞大的文官系统,但西面不是,学者是学者,官员是官员。

和倭国一样,只有贵族或者依附于贵族的人才能成为官员。

华夏最聪明的人都做官了,而西面最聪明的人若不是贵族,只能经商和醉心学术。

这也导致西边的学术氛围相对纯正一些。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

自从李晔返回长安之后,大唐帝国又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勋贵与世家被李晔有预谋的弄了出去。

各种上升渠道被打开。

无论是读书习武,还是经商,在这个时代都有无限可能。

即便什么都不做,老老实实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也过得下去。

李晔与张承业这对老搭档宛如定海神针一样,矗立在大唐帝国的正中央。

身周是薛广衡、韩延徽、冯道等新进才俊,处理政务。

外围有王师范、刘鄩、郭崇韬坐镇东南西北,护卫帝国的边疆。

西土有四武王镇守一方。

李晔有自知之明,政务托付与政事堂,薛广衡、韩延徽、冯道都成了正式的阁臣。

政局稳定,大唐自然开始爆发。

国内再次迎来婴儿潮,市舶司的海税逐年攀升。

从江南随便装上两船丝绸、瓷器、茶叶送到南洋,就能运回一船船的金银、香料、宝石。

朝廷有钱,就能减轻对田赋的依赖。

不过,天下太平对李晔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打了一辈子仗,现在反而感到不适应了。

而且对于职业军人来说,太长时间不打仗,战斗力一定会退化。

军人腐朽,也就意味着整个帝国开始下行。

国家有钱,并不代表国家强大。

强盛强盛,武力的强大排在盛世之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忘战必危,此言非虚。

敌人永远存在。

内部的,外部的。

三十多万禁军在长安无所事事,终究会生锈的。

李晔与枢密院遂制定了各种演练计划。

主要以奔袭为主。

无论步卒、骑兵,每次四批,每批五千人,皆乘马从长安出发,北巡小海(今贝尔加湖),东至窟说岛(库页岛),南至交州,西达里海。

宣教司、皇城司、宗室子弟都会随行。

夏季会举行盛大的阅兵,秋冬李晔会亲自领十万步骑围猎河套、漠南等地。

只有跟唐军待在一起,李晔才感觉自己没那么老。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都是灭亡于自身的腐朽。

在生产力没有到达一定高度前,想玩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

晚明所谓的初级资本萌芽,离真正的资本主义差的老远。

即便这点虚幻的繁荣也是以整个北方赤地千里换来的。

而后世历史证明,西方的那一套并不是万金油。

被资本掌控的国家和文明一定就是好事?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

李晔一向认为华夏在晚明满清暂时落后于西方,是上层建筑出了问题,并逐渐漫延至精神层面。

睁眼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少。

沙俄甚至是封建农奴国家,还不是鲸吞天下?

而事实上,华夏早已走出了封建时代。

所缺的是生产力的爆发和技术的革新。

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王朝,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决内部吃饱饭的问题。

稍遇天灾人祸,就是饿殍遍地。

把科学注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之中,再以科学提振生产力,才是李晔和大唐的使命。

至于以后华夏要走那条路,历史自然会给出选择。

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缺目光卓绝之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个朝代也有一个朝代的宿命。

无论李晔愿不愿意,这世上没有不灭的帝国。

其实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华夏的一次新陈代谢。

虽然过程有些惨不忍睹,但却是历史的必然。

一个千年僵尸帝国,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改朝换代的杀戮。

因为这代表华夏失去了自我革新的能力。

满清做了榜样。

如果没有外敌入侵,满清摇摇晃晃,绝对还能再混个一百多年。

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后,华夏会退化成什么样子。

那才是最大的梦魇。

------题外话------

很多观点只是在下个人浅见,不喜勿喷,或者轻点喷。

本来这两天差不多完结了的,忽然来了个小推荐……

有些头疼,准备再水几天……

7017k

苟出一个盛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我不是野人》《终宋》《蝉动》《绝境求生崇祯帝》《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