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是元朝沿袭下来的。
贬值的原因,用后世的话通俗的说,便是一百人拿宝钞去银行兑换银两,要全都能兑换到等价数额的银两。
但实际上,一百人中只有五十个兑换到了。
剩下五十个,抱歉抱歉啊,银行没银两了,等有了再来换吧。
也就是说,管印不管兑。
百姓如何相信朝廷?
朱元璋还制定了一条奇葩规定,金银能兑换宝钞,宝钞不能兑换金银,导致后世到武宗朱厚照时,宝钞基本不流通了。
朱榑想退给朱元璋也不行,因为官员俸禄都发宝钞,这不是给父皇添堵吗?
“这也侧面反应出,朝廷没有金银货币了。”
因为大明宝钞诞生,便是铸造铜料、银料不足,加上朝廷军费和财政困难,朱元璋才会想到这个办法,并将洪武大钱改为小钱,节省铜料。
朱榑看着手中的青色宝钞,“要是不说你是宝钞,我还以为清明节到了呢………不知道能兑多少银两?”
出宫之前,我要先梳洗一番。
已经很久没洗澡换衣裳了,从江宁县跑回来我的身体如鲶鱼一样……朱榑的府院在长安东西两门之间,一个类似南三所的地方。
大门进去有三个四合院。
叫不出名字,不能称为宫,因为在皇宫中,宫是不能随便叫的,皇后所居可以称为宫,一般嫔妃所居称为掖。
如今的应天紫禁城,是朱元璋当吴王时填湖修建,规模不大,还没形成后世那样恢弘庞大的建筑群。
朱元璋每年都在开枝散叶,皇宫显得有些拥挤,皇子们所住也不像元廷皇室那样奢华。
朱榑回到大房中,吩咐刘九:“去混堂司打三大桶水来,再拿一个皂荚,孤要沐浴更衣。”
刘九哭丧着脸,浑身上下每一寸肌肉,都酸得难受。
他可是刚从江宁县跑回来啊。
“殿下就不能去混堂吗?”
“孤以前很喜欢去吗?”
“以前奴婢都是在那儿给您洗的。”
朱榑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不过那是诸王专用的混堂,只是现在,朱榑不想去了。
“快去!”
刘九咬咬牙,提着两个木桶小跑了出去,不多时,满脸通红地拖着两桶水回来,晃荡得只剩大半桶了。
朱榑坐进木桶里,抹上皂荚粉,舒服的沐浴一通,换上清爽干净的衣裳,顿时感觉心情舒爽。
此时,院子外,御马司的太监牵来一匹枣红色的战马。
这是最值钱的赏赐!
大明不产战马,朝廷都是用茶、盐跟游牧民族换的,这匹战马的确好,出了皇宫后,朱榑特意跑了两里地都不喘气的。
京城的中正大街,如先前看到的那样简陋和衰败,朱榑骑着战马在中正大街上,慢悠悠的逛着,想了想,突然下马买了三个蒸饼。
贩夫接过宝钞,又递了回去,“小爷,小人实在找不开啊。”
刘九指着他,说道:“竟敢不收!”
“小人这里的钱,全部加起来,也不够一贯钱的……”
一贯宝钞是一千文(最初是四百文),那贩夫要是有这么多铜钱,也不至于出来卖蒸饼。
所以,宝钞大多流通于商贾之间,长途跋涉,不便携带太多银两,宝钞正好提供了便利,百姓极少使用宝钞。
有些官员也会把宝钞换成金银货币使用。
要想换银两,便要找有实力的商行。
朱榑也不知道能换多少,他找了一家看起来不小的牙行,不过说明来意后,牙行掌柜便将他请出去了。
牙行掌柜看了眼朱榑,说道:“朝廷规定不能兑换金银,不论经营的买卖大小,在官府都是有备案的,一旦被发现便犯律法,不过,我给你指一条明路。”
很快,朱榑便来到牙行掌柜说的地方。
“大爷,进来玩玩啊?”
“公子公子,奴家哪里不好了?”
艳丽的姑娘站在阁楼上,手里摇着丝绢,对往来的男子卖弄姿色。
烟花,是江南特产。
应天又是江南的经济中心,以应天最富饶,最极盛,后世更是有金陵十三钗,扬名四海。
京城的勾栏有两处,一处在武定桥东,一处在会同桥南,这里遍地是青楼。
还有秦淮河的野花船,
眼前,朱榑所在的,是武定桥东的翠香楼,名妓云集,传说是个多少银两砸下去都不见底的销金窟。
“殿……少爷,真的要进去吗?”刘九拉着朱榑。
朱榑想了想,朝廷明令禁止宝钞兑换金银,有这么多储备银两、又敢兑换的,只有这种三教九流的地方。
若不兑,买个包子,贩夫都不敢收。
更重要的是,朱榑想看看宝钞兑换到何种程度了。
朱榑吩咐刘九几句,刘九立即跑了进去,很快带出来一个风韵犹存的老女人,这里果然能兑换。
只是,兑换的比例让朱榑嘴巴张得大大的。
十比九。
一百张大票子就换九十两银子,我要报官了啊………朱榑愣住了,终于知道,那些官员为何喜欢来勾栏听曲了。
大明朝廷财政紧张,朱元璋发给官员的是宝钞,正好在勾栏,名正言顺把宝钞花出去,再找补点银两,养家糊口。
这才发行几年。
老女人一副爱兑不兑的样子。
朱榑想了想,九十五两成交。
朱榑丢给刘九二两银子,又打赏他一两,刘九乐坏了,屁颠屁颠跟着朱榑,嘴巴里说着他的好话。
“父皇若知道孤来此,肯定会惩罚孤,若是问你,你就说孤骑着马,出宫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干,便回宫里去了。”
刘九眨了眨眼睛,“殿下您以前都不怕的。”
“孤现在也不怕。”
朱榑握着手中的银两,有了银两,便能在宫里办一些事情,便能买他喜欢的东西,比如给刘姑娘置办一身绫罗衣裳。
此时谨身殿中,朱元璋捧着疏奏,眉头越皱越紧,最近各地很少有令他高兴的奏报。
毛骧走进来,禀报道:“齐王将一百贯银票,换成了银两。”
朱元璋停止翻阅疏奏,神色不悦,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看不出神采,“哦,他在哪里兑换的?”
“在武定桥东的翠香楼,那鸨母已经招供了。”
毛骧伸手入怀,双手奉上一沓青色的宝钞。
正是朱榑刚才兑换的。
朱元璋放下疏奏,伸手把一沓宝钞接过来,顿时眼睛朝毛骧看去,似乎有几分不可置信。
“朝廷下令宝钞不许兑换金银,这劣子身为皇子,竟带头私自触犯朝廷定下的律令,做得好,好得很呐!”
“换了多少银两?”
“九十五两。”
朱元璋并不像其他皇帝,对银两的购买力没有认识,五两银子,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也未必能攒到。
毛骧急忙道:“卑职已命人查封了翠香楼。”
朱元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字一顿道:“让齐王来。”
朱榑还不知道,他的交易已经被某个善于隐藏的检校发现,连交易对象都被抓了。
此时正在长安大街那家江东楼,请刘九吃烧鹅呢。
“带一份给母妃,孤上次答应她的。”朱榑吩咐道。
还不等刘九打包,一行官兵火急火燎地出现在面前,毛骧翻身下马,双手抱拳,说道:“齐王殿下,陛下召您回宫!”
………………………………
作者的话:
明朝正史中王爷有自称“本王”,在《大明会典》中的第55卷,“据某郡王某等,啟称本王,长子长孙镇辅奉国将军中尉某等、嫡庶第几子等、各年岁已足”,而且,还是请奏的正式书面语。
明朝王爷自称很多,比如本王、孤,作者一直在迟疑用哪个,考虑到带入的问题,决定改为孤,因为本王电视剧用得太多了。
最后体外话,大家能追读点击到最新一页,老章感激不尽,谢谢大家!
重开回到大明洪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终宋》、《我不是野人》、《大唐之神级败家子》、《纵横图》、《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绝境求生崇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