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见朱希孝身着蟒袍、其余都着暗红飞鱼服,因天气冷冽,全体披着毛皮大氅。待都坐了,乃问道:“适才报名朕未听清,你每可自我介绍一下。”见朱希孝又要跪下,说道:“坐着说。”
朱希孝躬身道:“臣朱希孝,左都督兼锦衣卫都指挥使。”
身后一满脸精干之色的中年武官躬身道:“臣李三泰,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管北镇抚司事。”后面几人也陆续报名,分别为同知陆赞元管南镇抚司事、佥事杨涛、南镇抚司使吴发奎、北镇抚司使王通。锦衣卫高官中还有一个佥事肖东因外出公干,未在京,此次没有陛见。
听得北镇抚司使报名,朱翊钧格外注目些,见王通年岁不大,三十许人,长得颇为文秀,不像掌管诏狱的武人,倒像是文臣一般。
朱希孝年龄五十许,模样和成国公朱希忠很是相像。朱翊钧温言拉家常道:“你与乃兄成国公长得像。”
朱希孝很不习惯皇帝这种谈话方式,他也不是有急智的人,乃回道:“臣兄弟等得蒙天恩,都肖父。”
朱翊钧满脑袋黑线,噗嗤一声乐道:“你们兄弟和老国公长得像,和天恩有甚关系?你不要紧张,我们君臣几个闲话,不必拘礼。”朱希孝这才自在些,又听皇帝吩咐内监道:“这些干臣乃朕之耳目也,没了他们,朕就要做瞎子、当聋子,你等拿茶来,小心伺候着。”又道:“这殿中地龙烧的热,服侍他们将大毛衣服取下。”
朱希孝听了,眼圈一下子红了。因皇帝让坐着,不敢跪。躬身哽咽道:“万岁不以臣等驽钝,臣……”说不出话来。朱翊钧暗暗纳罕,心说一碗茶就感动到如此,这人心未免太好拉拢了。殊不知皇帝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除了开国皇帝打小儿经历过人情冷暖,能照顾到他人感受。其余历代皇帝都是别人围着他长大的,哪有为别人考虑的时候?除了尊显孝道,做做表面文章外,对臣子没有一个能嘘寒问暖的,有那么一个半个,基本上谥号中都会有个“仁”字了。明代历任皇帝更是如此,为了维护所谓帝王尊严,这臣子能立起身回个话都是加恩,从朱元璋到隆庆帝只有一个例外(例外者武宗),哪有他这般先给茶喝的?除非是臣子长篇大论奏事,嗓子干哑,皇帝才发善心给茶——那还要看心情。李太后在屏风后听皇帝这对答几句,暗暗点头,心知这是皇帝在收拢人心。
众人将大氅取下后,朱翊钧又与朱希孝闲话几句,就入题问道:“现在锦衣卫有多少人?掌何职事?”
因皇帝宣镇抚使以上觐见,朱希孝情知免不了这一问。这一路早就细问端详,有所准备,乃回道:“禀皇爷,现在共有十七个所,辖二万六千人。现在共设经历司、南北镇抚司,主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等事。”
朱翊钧吃了一惊道:“这许多人?”
朱希孝低头回道:“禀皇爷,锦衣亲军之设,乃成祖恢复太祖‘拱卫司’所立,乃陛下亲军中一卫也。圣驾出警入跸,驾前扈从者四千人,锦衣卫居其半,这是一块;设南北镇抚司各一,北镇抚司设‘诏狱’,并有侦察、逮捕、审问之权,为人主直接掌控司法,两京十三省都有千户所,这是大头,约一万八千人;南镇抚司掌本卫刑法事,兼理军匠,人却不多,近两千人。另有经历司文书、经历、仪仗等杂七杂八的人等,才这许多。”心中却道:“这人也不多啊?”
朱翊钧听了,心中暗暗盘算。想了一会儿,问道:“驾前扈从者归谁统领?”说完,目视在座诸人。
朱希孝躬身道:“此事由臣亲领。”
朱翊钧闻言点头,不置可否。又问:“北镇抚司掌刺听情报之事,除明面上这些缇骑、坐探外,可有暗探?”
朱希孝听了,他是个忠厚人,不愿将陛见的风头都由自己抢光了,就不言声,以目视王通。
王通见朱希孝目视自己,忙躬身道:“禀皇爷,暗探、刺奸之设,却无定规。一般都是利用混混社鼠之流,在文臣、武官家周边打探些情报,此类情报,杂乱无章,不成系统,需另有刺听熟手分析。实的情报,还是要潜伏的坐探探得。”
朱翊钧听了,对此时的锦衣卫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估计。他读过明代历史著作,知道锦衣卫侦缉职责,经过了几存几废,这业务水平是直线下降的。到了明代中后期,各地千户利用手中职权,和黑社会沆瀣一气,成了皇帝私人及其所派中官的打手,刺听情报的职能丧失殆尽。这王通虽然年轻,但能干上五品镇抚,估计也早被那些利益链条缠住了手脚——到底能不能用呢?
转念一想,却是不用也要用。自己虽为皇帝,但被年龄所限,现只有一点点的参政权,如何能臧否人物,点选官吏?只看着王通等人有无天赋,能否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好罢了。
沉吟了一下,朱翊钧道:“近几日,朕观览锦衣卫所奏,却多是些官样文章——”朱希孝听了要跪下请罪,朱翊钧止住了。
顿一顿,朱翊钧又道:“朕想着,日后这锦衣卫的情报职责,却要大大加强。这情报分这几类做来:一是各地民情,锦衣卫要在各地专门收集当地物价、雨水、灾异、农作物种子、产量、人口滋生等情——”未说完,吩咐中官道:“拿纸笔来,让他们几个记着。”
见几人都拿上纸笔,朱翊钧接着说道:“这民生情报,不可轻省,不得到地方官那里去抄录,还是要实地去看,去查,如此朕才知各地真实民情,尔等可知?”朱希孝奏道:“臣等不敢图轻省,必单独详细查明了奏闻。”
“二是军情,如今外邦不靖,内有异族,一旦有变,却容易措手不及。你等读兵法,岂不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也重用间——这间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之说,你等要分门别类,选些妥当人,布置在容易生变的地方,如瓦剌、辽东、西南等等诸处,潜伏好了,定期不定期的传递情报。”
“三是政情,文武百官谁与谁勾连,谁与谁姻亲、同座师、同年、同乡,谁与谁走动的多,谁与谁流连勾栏瓦舍的多——这些却要建立专门档案,将京官中七品以上的勋贵,文臣,武将,包括东厂各档头”——朱希孝等闻言大喜,却听皇帝继续说道:“地方文武官有实缺的也都一道描述清楚,此事可请旨到吏部抄录部分,重点是吏部档案中没有的。”朱希孝听了暗暗心惊,面上统统应下。
“四是舆情,这民间舆论,有无利用愚民传邪教的、有无童谣、谶语等要重点关注,另外、官员之民声、其是否贪渎,朝廷施政之民间反映——不光要找读书人,更重要的是要到田间地头,找工匠、农夫、商贩等人了解清楚。锦衣卫里也多要些读书人,将各家学说流派,源流影响都要查清。有了读书人,情报分析也可搞起来,朕下面就要讲到。”
“五是情报分析,朕认为十分之九的情报无需用间,均可在公开的信息中获得,适才王通有一句话说得好,将杂乱无章、不成系统的情报抽丝剥茧的分析出来,得到有用的情报,也是你们要关注的大事!”
“六是要从军匠中找些识字明理的,汇总天下、外邦之巧工利器之技,详加研究,已得其原理、能够推陈出新为要旨,此一条你们以往都忽视了,要重视起来。”
“七是要找些明白舆图制作之法的,现将三边、蒙古、瓦剌、辽东等地的河流、山峦、道路、村落、水源、森林、矿藏、农作、水利、草场、盐场之详细情况仔细绘来,越细越好,以备军国之用。”顿一顿,又道:“此虽为急务,却急不得,要找些高手研究明白了,学会了,这才着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此项事,三年到五年要建功。待有了专门的队伍,朕再拨专款,将国内外的细情都加上去,形成天下舆图。”
“八是待上述都有所进展,有了熟手,要建立情报学校,专司情报人才培养,以收百年之效。——此事,今年年底前要做起来,日后慢慢完善。”
八条说完,朱希孝等人都听得呆了。这些话让朱希孝、王通等这些情报头子来说,也未必说的全乎,更何况十岁稚童?李太后更是在屏风后面听得如痴如醉,此时才彻底惊觉自己有多么不称职——其实朱元璋、朱棣来了,也会自惭形秽的。毕竟后世党员干部在党校两年三小训、三年一大训,天下应知应会的东西无所不包,其系统性、科学性更是古代没法比的。
朱希孝奏道:“今日臣才知皇爷之才实乃天授,非臣等井蛙之心可揣测者。皇爷将臣应当应分的事情分派的如此清楚,臣等如再不奋发,惭愧无地矣!臣等回去后,必按皇爷所述八条,实在办好差事,以为皇爷之鹰犬!”
朱翊钧听了笑道:“不必如此等说。锦衣卫乃朕亲军中最亲者——,尽心办好了差事,苟能利国利民,也洗刷了纪纲、万通、张彩、钱宁、江彬等辈留下的锦衣污名。”一句话说的朱希孝眼圈又红了。——这锦衣卫成立以来,历任指挥使留下好名声的却少。
长篇大论讲下来,朱翊钧喝了一口茶水,又嘱咐道:“情报的取得和分析等技巧,乃锦衣卫之看家本领,你们要成立专门队伍研究之,并日益完善。——不可轻传,要找身家清白之良家子,忠心可保的人方能加以训练。朕希望有一日,锦衣卫也能练出来一支朕的铁鹞子——若成此军,朕亲掌之。”
朱希孝重重磕下头去,应了。他本一忠厚之人,是靖难功臣成国公朱能之后,对皇室忠心耿耿,这才被隆庆帝选为锦衣卫指挥使,本身没什么野心,因此也就没什么政绩,今日被朱翊钧一番点拨,画了蓝图,也起了雄心,要干些利国利民的事。他身后的李三泰、陆赞元、王通等人心里如同揣了火炭一般,见皇帝如此这般谆谆教诲,情知锦衣卫将得大用,因此都七嘴八舌的表了忠心,兴奋的满脸通红。
朱翊钧见火候已足,却换过面皮,肃容道:“今日之锦衣卫,多有揽讼、勒索商贾或刑求官员以索贿者,尔等却要仔细!”见诸人都跪地请罪,又换过了面皮,露出一丝笑容,道:“外朝付给锦衣卫之饷银每年多少?”
朱希孝恭谨回道:“回万岁,饷银分两处,户部支取的乃是京师各司、所,年三十万两;地方却另行支应,年七十万两有奇。”
朱翊钧听了笑道:“百万两银养这许多人,人均一年不过五十两,却吃力了。要给你等加饷,却让张老先生等为难。俗话说,兵贵精不贵多,你可将其中老弱、身体有残疾不堪用的整理出来,开办些青楼、旅店、舟行、车马行、镖行等营生,既挣了钱有了日常开支用度,探听、传递消息也方便。——注意,要专人专司此事,不得将精兵与行商者混杂,更不可勒索民财,财务也要清清楚楚的备查。”顿一顿道:“南镇抚司自今日起,独立出来归朕直领,不归你管了——陆赞元和吴发奎,你等做好内部监察诸事,有作奸犯科者,另报与朕知,予以重处。”
情报机关开办三产,后世各国都用,不足为奇,却是掩护情治人员,赚钱只是次要。朱翊钧虽也想用财政养情报机关,但哪有银子?只好借用后世的一些做法,却是无奈之举。他将南镇抚司独立出来直领,就是警告朱希孝财务要清晰,内部监察要到位,不可贪渎、枉法。
朱希孝听说皇帝给了政策,开始时心中大喜,待听得南镇抚司归皇上直领,心里一凛,叩头应是。陆赞元、吴发奎心中狂喜,面上却不显,朗声应了。
朱翊钧亲领南镇抚司,不过是外朝监察体系不健全的无奈之举。虽然陆赞元和吴发奎两人很大可能与朱希孝等沆瀣一气,但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人的编制、身份一转换,那脑袋思路就会跟着相应变化,开始时可能还有些惯性,时间一长,必然会按照体制给划定的路子走,此为行政管理之要义也。再说,和一把手面和心也和的副手——朱翊钧两辈子一个也没见过。
见召对时间差不多,朱翊钧道:“取纸笔来。”待内监摆好纸张,毛笔也沾好了墨,他屏气凝神,写了一副大字,却是:“*************,岂因祸福趋避之”。题为:万历元年御笔。待墨稍干,递给朱希孝道:“锦衣卫多年来身负骂名,却不仅仅是历任指挥乱作为的缘故。本为特务机关,为外朝文官武将们所不喜,读书人尤厌之。但你等作为,却与朕、与国有大用,这幅字赐给你们,你们刻了,挂着大门之上,让亲军们和外朝官儿都看着,朕是如何看待你们的。”朱希孝接过来,和众人读了一遍,别说他本人,所有人等全部泣不成声。
朱翊钧见众人忠心度刷满,肃容道:“朱希孝留下,其余人等自去办差。”打发了众人,单独留对了朱希孝。
朱希孝暗暗叫苦,他年岁大了,刚才又喝了两杯茶水,此时已经大大的内急。正常来说,皇帝召见臣子,一般都是几句话的事儿,轮不到臣子尿急。朱希孝没想到皇帝和他们讲了这么多,又是讲课又是写字的没完没了,虽然感动但膀胱却等不得。听得皇帝还单独留对他,不禁悲从中来。正惶恐间,却听皇帝说道:“你有些年岁,想必要松乏一下,却出去方便去,朕也要更衣。”朱希孝闻言差点没再次哭出声来。
待内监将朱希孝带出去,朱翊钧转到屏风后头,见李太后满脸喜色,怔怔的看着他,满脸都是吾家有儿初长成的骄傲。朱翊钧见她欢喜,也露出笑容道:“母后,皇儿今日表现的可好?”
李太后将他的手拉住,满脸笑容道:“我的儿,母后今日才能放下你父皇交给我的担子呢!”说罢,红了眼圈道:“你父皇却也偏心,如何不入吾梦中,与我说说话儿?”
朱翊钧满脸黑线,对与自己离婚的女人多了些理解——这女人大脑回路确实与男人不同。笑道:“父皇在天上,看到朕如此,想必也是开心的。朕定要做个好皇帝,不负父皇期望。”
李太后收拾心情,笑道:“你父皇却未必及你——”说完觉得不妥,又转折道:“下面朱希孝单独奏对,还要母后听吗?如无大事,母后就回去了。”话里话外,透露出让皇帝进一步参政的信心。
朱翊钧忙道:“请母后稍待,一会儿奏对的事儿,却是王大臣案,母后听听吧。”李太后悚然一惊,答应了。
万历新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终宋》、《大唐之神级败家子》、《我的姐夫是太子》、《纵横图》、《我不是野人》、《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曹操穿越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