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稳定金融,军政.府成立之初,黎元洪就对相关人士的热心提醒,给予了高度重视。
首义后的十月十三日,就发布了如下布告:“照得湖北官钱局票纸早已流通民间,为数甚巨,现在鄂军都督首举义旗,兴复汉族,断不能使同胞受无端损失。自克服武昌,即派兵将官钱局所有财产资本竭力维持,丝毫无损。除武汉地方已饬收兑官票业经行用外,诚恐各州县乡市镇末及周知,致失信用,合行布告一体知悉,务将官票照回兑用,勿得恐慌顾虑。切切此渝。”
这样一来,在人心惶惶之时,便很快稳定市场,稳定了物价,最终也稳定了社会。
军政.府还有一个重要举措是保护传统文化。
在繁忙的军务中,军政.府成立伊始就派专人清点文庙、礼乐二库中的典籍文物,同时发布如下保护文庙文告:“照得文庙为民国文化之源,理冝遵重。无论军民人等车马往来,均须往道而过,不得径行直撞。如违,即由警察押送武昌府查办。决不姑寛。其各凜遵勿违。特示。”
军政.府对文庙遵孔的礼制,也提出了除旧立新的改革,去除跪拜之礼,改成三鞠躬。祭服改为便服,“凡涉及迷信者”,一律废止。
军政.府特别强调,所有人信仰自由,无论信仰何宗教,“一视而同仁都受军政.府的法律保护”。“凡有教堂教会处,尤其格外保护。教民不得欺负平民,平民也不得欺侮教民”。除孔庙、教堂外,对供有关帝、先农坛、岳武穆、周廉溪、賀文忠等庙宇,也照旧祭祀。军政.府的这一系列的举措,深得民心,使其更加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十月下旬,同盟会的领袖人物,革命党研究法律的专家,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宋教仁来到了武汉。
宋教仁的到来,使武汉这个新生的民主政权的立法,也进入到了议事议程。由宋教仁起草,黎元洪主持制订的《鄂州约法》,很快出台。
《鄂州约法》全称《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共七章六十条。明确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及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构成;
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其权限类似于总统。有依法公布法律、宣战、媾和、统率水陆军、任命文武官员、宣告戒严、赦免等权力,都督对议会负责。
议会由人民选举的议员组成,有制定法律、审理预决算、议定条约、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或弹劾的权力。
政务委员会为行政机关,委员由都督任命,执行政务,发布命令。
《鄂州约法》还宣布人民一律平等,享有言论、集会、结社、信教、通信、居住、保有财产、营业等自由,享有人身、住宅不受侵犯、非依法律不得逮捕及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并有纳税、当兵之义务。
这一约法为中国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示了民主共和国的形象,成为其他省份制定的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非常可贵的是,《鄂州约法》还规定了军政.府都督的任期,“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任期制是现代民主制度重要特征,也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鄂州约法》这个基本大法的基础上,黎元洪还制订了一系列的具体法规和方针政策。
其一、保护实业。军政.府派出专人,将原“劝业道署”的全部资料和卷宗,及各实业学堂,并一切器物、财产等,一一调查清楚,注册加封,派人管理。也同样专门发布了告示,“无论军民人等,不准破坏侵占”。武汉三镇的丝、麻、纱、布四局,造纸厂、工艺传习所、蚕种制造所等,包括各县的银、铜、铁、硫磺等矿产,都得到了军政.府有效保护。
其二、废除苛捐杂税。明确规定,除盐、烟、酒、糖、土膏各税捐外,所有税捐局卡一律永远裁撤。除海关外,所有税关永远裁撤。各属杂捐,除地方所用者,概行免除。
其三、为减轻民众负担,一律实行低薪制。军政.府设部授官时,有人也曾提议按官职高低,设立薪金等级。遭到蔡济民,蒋翊武等人的强烈反对。
最后决定,自都督以下,不论职务高低,薪金都是二十元。军队的班长十二元,士兵十元。这也就是说,黎元洪的薪金,只比普通士兵多十元。在现代国家,很多国家的将军和士兵的薪金差别不大,但人们还是更愿意当将军。因为在人群中发号司令,不是花钱能买到的享受。这或许有利于避免,官职成为追逐物欲的场所,为真正有能力有管理专长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直到离开湖北北上,黎元洪拿的一直是这每月二十元的薪水。这显然和法国的巴黎公社在指导思想上是相通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过巴黎公社这一做法,说这可以防止“社会公仆”蜕变成“社会主人”。
其四、扶植商、农。军政.府在告示中明确,“搅乱商务者斩”。“维护商务者赏”。努力遏制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对农民实行“本年中的丁漕概行蠲免”。“本年以前积欠丁漕,也概行蠲免”。从而,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其五、改革司法。武昌起义成功后,军政.府就设立了执法处,管理司法事务。在省城设立了江夏审判所,上诉审判所。依照法律程序审判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实行公开审判,结束封建专制下诉讼的黑暗。
在阳夏战役中,民军尽管表现的英勇顽强,但终因实力相距悬殊,致使民军一直处于下风。但在此期间,民军也有重大收获,特别是海军的起义,对战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争取海军起义,黎元洪功不可没。
随着汉口和汉阳先后被北洋军攻陷,武昌也暴露在北洋军的炮火之下,黎元洪是做好了与武昌共存亡的准备的。
都督府顾问李国镛极力建议黎元洪到九十里外的葛店暂避,黎元洪觉得自己做为主帅,有临阵脱逃之嫌。
李国镛见黎元洪在犹豫,就进一步劝说道:“葛店地处武昌下游,东可联络三江援军,北有青山海军屏障,踞中守要,各省援军一到,就近渡江,直攻清军后路,清军首尾难顾,何愁不能夺回阳夏。”
黎元洪觉得李国镛的分析有道理,这时,其他人也来劝说黎元洪到安全地方躲避,留下的人也好安心打仗。这样,黎元洪便于十二月一日,由洪山出发前往葛店。
李国镛(1860—1942),字钰珊,湖北沔阳(今仙桃市)西流河镇杜窑村人。早年经商,在武昌开设谦记土庄。曾游历日本,与武汉各界均有联系。
辛亥革命期间,投效黎元洪,任都督府顾问,颇为黎重用。曾经办外交,组织保安社及赤十字会,参与南北交涉,慰问前线将士及伤员,购买.枪支,犒赏起义海军人员等事务。一九一三年响应孙中山发出反袁号召,参加反袁斗争。一九二二年任调任弦口征收局长。一九三八年武汉沦陷后,避居乡间。
他的著作《李国镛自述》,是研究武昌首义和黎元洪及军政.府活动的重要文献。
李国镛关心故里,先后两次任督办修建草八垸堤闸。一九二六年草八垸溃口灾情严重,李国镛协同其侄子李之龙(中山舰舰长),在汉口聘各文艺团体义演一周,所得五船物资全部运回家乡,救济灾民。
力量的对比在哪儿明摆着,黎元洪比谁都清楚,武昌的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下一步如何去做?黎元洪已经有所考虑,武汉三镇丢了,湖北军政.府还可以凭借湖北的广大地区进行周旋。但是他深知,独木不成林,仅靠湖北一地,是很难与清廷,与北洋军抗衡的。必须要有外援,必须和宣布独立的各省采取联合行动。
黎元洪首先做的事是,给南方宣布独立的各省发电,请求援助。他在求援的电报中写道:“各省都督鉴,鄂事紧急,因老兵多阵亡,新兵不足用。汉阳已失,枪炮子弹又告罄,应如何救武昌,定天下,惟贵都督荩筹,如何布置,祈速复。”
除此之外,黎元洪想到的另一个出路是议和。全国形势的发展很快,只要争得时间,以时间而换空间,形势将越来越向有利于民军的方面发展。
黎元洪对议和并不报多大希望,但他需要从议和中给自己争取时间。
议和不是黎元洪的一厢情愿,袁世凯已经几次联系过了,只是,没吃到苦头,黎元洪和军政.府一干人没当回事,现在的形势下,不能再不当回事了。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我不是野人》、《终宋》、《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绝境求生崇祯帝》、《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大唐之神级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