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唐军行进二十余里。
行军速度稍快于前两日,却也快不到哪里去,相比较正常的行军速度而言,其实和龟速差不多。
当年北向辽东的百万大军要是这么走一圈,也就不用打仗了,估计吃也能吃垮了大隋帝国。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让成规模的大军比较绝望的缓慢行程。
支持着唐军将领,没人在李神通面前提出退兵之言的恐怕不是李神通威严深重,足以慑服军中诸将,而是大军离平遥确实不远,后面又有介休作为依托,不管走的有多慢,总归能走到平遥,后路上也不用担心被敌人切断。
其实这也正是李神通所以为的,进可攻退可守。
而代裴寂领兵的李孝基也没让李神通失望。
第二天,薛万彻率军又至,永安王李孝基当即就将帅旗移到了侧翼,亲自督军以战。
这样的做法,确实让唐军士气大振,而且,经过昨日一战之后,唐军渐渐开始适应这种战争节奏。
要不怎么说精兵都是打出来的呢,操练几个月,也不如到战阵上走一圈。
所以这一天,唐军防守严密不少,唐军士卒在李孝基亲自指挥之下,各部进退也慢慢有了章法和防御的层次性。
大军征战,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一军之主的作用便会凸显出来,永安王李孝基确实比裴寂要强出许多。
这一天,除了让唐军行军稍缓之外,薛万彻部所获寥寥。
在严密的步军军阵面前,骑兵同样有着不小的局限性,步军中的弓箭手是骑兵最为忌惮的兵种,而大盾长枪从来也是隋军对付骑兵最常用的战术。
骑兵数量不足,实际上对兵力雄厚,阵型严整的步军军阵造不成太大的伤害。
其实这也正是中原步军长途奔袭往往会一溃千里,在中原作战却能与骑兵往来拉锯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为步军即便野战,也需要几个点来作为依托……
一天的袭扰过去,唐军后军军心渐稳,现在牢固的防守能让敌军无可奈何,就是唐军一次不大不小的胜利了。
至于能杀伤多少多少敌军骑兵,连永安王李孝基都没想过,因为并代边军骑军的战力,在昨日一战中,超乎了唐军上下的想象,让唐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步军防守还成,想要围杀来去如风的骑兵,却还要看地形和运气,明显,这两个条件在介休和平遥之间不会存在。
近三天过去,唐军已是感觉到了些疲惫,边战边走,,夜晚还要费很大力气扎下营寨,唐军士卒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了双重折磨。
士气低落是最为直接的表象。
到了晚间,晋州道行军总管,永康王李神通派人来询问后军战况之余,对李孝基这个堂弟的领兵之能也很是赞赏。
可永安王李孝基却无半点得意之情,一来呢,他和堂兄李神通本就疏远的很,所以自带兵归于李神通辖制之后,并未受到重用,竟还要居于裴寂这样的人之下,心中早有不满。
二来呢,后军打的再好,也只是无过而已,他李孝基带兵参战,可不是来给大军做运粮官儿的,裴寂无能,那是你李神通有眼无珠,凭什么让他李孝基来替那个废物守后军?
再有,裴寂这厮兵权被夺之后,还闹起了意气,和他避而不见,将自己的军帐挪到汾水河边儿去了,之后是不是会使人在暗中来个阳奉阴违,谁也不知道。
大军征战当中,遇到这么头疼的副手,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更让李孝基心塞的是,他的亲军被留在了前面,他几乎是孤身入营,这让李孝基对李神通越发不满。
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李神通之能并不能服众,大军初成之际,他和裴寂的结合,算得上是十分完美的组合。
如今一旦裴寂有了错处,大家看的其实不是裴寂一个人,而是将李神通和裴寂放在了一处。
所以李神通在军中的威望算是进一步降低了,而像李孝基这样的李氏宗室,在之初也定然是李神通防范的重点,争功之事李神通自己就做过,自然以己推人,对李孝基等人防范有加。
这样的内斗,在门阀子弟众多的唐军之中,屡见不鲜。
而在另外一边儿,其实也不那么和睦。
这一晚,数十里之外,并代骑军的将领们也吵成了一团儿,没有李破坐镇,以尉迟恭和步群两个新任的卫府将军,并不能让大军各部只剩下一个声音。
尤其是步群和尉迟恭不合已久,临战的时候,争功之事在所难免。
当然,掌握大军兵权的其实就那么几位。
尉迟恭和步群官阶最高,算是大军当仁不让的两位主帅,之外呢,还有罗士信,王智辩,刘敬升三个人。
刘敬升算是步群的右卫府辖下,这人话从来都不很多,可你要认为他没主意,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和罗士信交好,又是恒安镇军的老人儿,谁也不敢轻忽视之。
罗士信和王智辩两人却都出身总管府,是总管府辖下的左右领军,自成一体,尉迟恭和步群两人想要让这两位言听计从,那是做梦。
如果薛万彻要在这里,还能加进一位来,人家是总管府亲军统领出身,和罗士信,王智辩两人天然就很亲近。
其实剩下的还有三位,一位就是留在平遥的阿史那吉乎,这位出身西突厥残部,算是红眼珠儿的堂兄。
另外一位是任职楼烦郡丞的段房,同样是恒安镇军出身。
剩下的一位就在大军当中,名叫李年,是李碧的堂兄。
这三位不用问了,其实都是李碧麾下的将领,加上陈二等人,他们在军中自成一系,自李五去后,声势稍弱,却同样不容轻辱。
李破将这三万余大军放出来,给了他们自专之权,到了临战之际,这些失去他压制的骄兵悍将们,争起功来可谓是不遗余力,比唐军将领的明争暗斗可激烈粗鲁多了。
借着星光,大军当中一块空地之上,鬼影曈曈的坐了一圈人,你一言我一语,呲牙瞪眼的争吵不休。
李破建下的左右卫府在这个时候也是形同虚设,而且,在普通将领不能参加的军议之上,尉迟恭,步群两个竟然有些势单力孤了起来。
这么吵下去每个头儿,有罗士信这厮在,说不准先就要内讧上一场呢。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聪明人,像刘敬升就一直拉着罗士信,让这个暴躁的家伙不至于暴起伤人。
像王智辩,就一直若有若无的站在步群一边儿,死死顶住如今越来越是强势的尉迟恭。
李年转着眼珠儿一言不发,可你要认为这个家伙有多老实,那就又错了,这位当初随李碧击退突厥部族袭扰的时候,身披十余创,犹自酣战不休,和段房两人并为李碧麾下悍将。
如今年纪轻轻的他,已然隐约的可以替代当初李五的位置了,渐为李氏亲族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等到大家吵的差不多了,李年站了出来,给众人出了一个好像玩笑一样的主意,却当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尉迟恭和步群两个最终也捏着鼻子认了,因为坐在这里的人,每一个是好拿捏的,军功之上,也都并不比他两人稍差,之后陆续建牙开府是早晚的事情,他们也不想将这些家伙得罪的太过。
实际上,这差不多就是李破麾下重将们的一次碰撞和妥协,种下几许间隙是难免的事情,会不会就此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然,李破麾下的派系之争,也是由来已久,因为他麾下的各色人物,来历上的杂乱之处比李唐那边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他们之间的争斗也只能说是方兴未艾而已。
李年的主意其实并不怎么样,他建议大家抽筹来决定各人在此战中的职责所在。
好吧,这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军议了。
尉迟恭和步群自然不会满意,他们到底是位在众人之上,这种笑话一旦传出去,两个人还要脸不了?
可其他人都是大点其头,觉着这样很是公平。
尉迟恭和步群在众怒难犯之下,只能相继同意,只是尉迟恭让这些家伙发誓不讲今日之事传出去,不然的话,他宁肯报于总管,让总管来亲自定夺……
众人一听,心中皆是大寒,一来一回耽搁时间不说,这也会让总管觉着各人无能,之后会发生什么就很不好说了。
于是,各人不情不愿之中,纷纷发誓不讲此事外传,但有只言片语流传于外,说的死法是五花八门。
抽签嘛,全看运道,众人让人弄来些树枝,长短不一,言明顺序玩法儿。
于是,一群赳赳武夫,便和孩童一样,紧张的抽起了签子,这要是让李破知道,准定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怎么会带出这么一群脑袋秀逗的混账东西?
(月票月票,太热了太热了,因为感冒刚好,阿草还不敢开空调,身上被热出了很多热痱子,现在这该死的夏天,真不如冬天过着舒服……)(未完待续。)
北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我不是野人》、《终宋》、《绝境求生崇祯帝》、《蝉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