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历史军事> 新书> 正文卷 第525章 画圆

正文卷 第525章 画圆

  • 新书
  • 七月新番
  • 2022-02-03 17:46:06
正文卷 第525章 画圆

对第五伦,刘歆没有任何可指摘之处,正如第五伦起兵时那句“汉室于我何加焉”,其与新朝尚有君臣之份,与汉朝非要算,也只有家仇。

更何况,当初是刘歆先约第五伦起兵反新,结果他招揽的众人还成了猪队友,导致举事败露。事后刘歆西蹿扶持孺子婴,但这偏居凉州的“西汉”就算不被第五伦所灭,也迟早亡于西蜀公孙述,他对第五伦实在是恨不起来。

而第五伦今日所言,更是如同一柄重锤,敲打在刘歆心口。

“这几日,关于为何汉德已尽的文章,刘公可曾一一看过了?”

刘歆虽然都读过几遍,但要他这大学阀认可小后生们的文章,岂不是咄咄怪事?只摇头道:“大多见识浅薄,不足一观,这天下文士,果然一代不如一代,不如老夫与扬子云、张松伯远矣,魏皇竟以这等人物为甲榜魁首,莫非是无人可用?”

第五伦闻言大笑:“刘公所言甚是,众人文采,确实远逊于上一辈。”

旋即却肃然道:“但使天下祸乱至此的,不就是汝等这些‘文学前辈’么?张竦文笔卓群,却只知逢迎上意,吾师虽满腔抱负,然文章不能救世,至于刘公,亦曾执掌大权,于天下事可有裨益?”

“文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众人总结汉家灭亡的教训,纵文辞粗糙,只要道理对,那便是一篇好政论。”

第五伦继续道:“众人要在短短一个时辰作出文章,自然仓促,加上当时对新朝究竟是禅让还是篡逆未有定论,许多事文章中未敢说通透,今日,我便也来补充一二。”

“那位与刘公同名的吴王刘秀,以及刘玄、刘永,乃至于隗嚣等辈起兵时,皆有一种说法。”

第五伦踱步到翻阅文章的王莽面前道:“天下之所以沦落至此,皆因汉朝覆灭导致,若汉不亡,则绝不至于此,王翁,汝以为如何?”

王莽没理会,第五伦只笑道:“但我以为,正因为汉朝两百载积弊,才导致今日大祸!”

“田地、奴婢,皆是汉时顽疾,数代不治,譬如顽疾。汉武时在肌肤,昭宣时在腠理,加以药石,稍稍好转,但到了元成时重新发作,这次病在肠胃,等到哀平之际,已经病入膏肓,百姓七亡七死。就算硬撑下去,靠孺子婴,靠朝中所谓硕儒名臣,就能拯救么?”

刘歆默然不言,当然不可能,他经历过那个时代,深知汉家烂到了什么程度,他刘歆若非对汉绝望,又怎么会半推半就地跟着王莽,筹划着让祖宗之国寿终正寝呢?

第五伦又道:“王翁近来不是总反思说,当初走岔了道,不应存着私心,取代汉帝么?且做个假设,若汝将安汉公做到底,又当如何?依我看,天道有常,不以尧兴,不以桀亡,黄河照旧会决口,泾水依然会改道,天下该大旱还是大旱。但绿林、赤眉举事反抗的便不是新朝,而是像当初汉武末年一样,直接造汉家的反了!”

刘歆反驳:“那天下各地百姓纷纷思汉,又如何解释?”

第五伦道:“所谓人心思汉,不过是死去已久的人,回光返照。君不见,中原一些郡县,绿汉大军抵达时,携壶浆以迎,然而很快便发现,绿林多是匪盗,劫掠成性,遂人心思莽;而等赤眉再来,发现更加不堪后,又开始思念绿林,以此证明民心所向,岂不可笑?”

“我早就对群臣说过,人心所思念者,并非汉家,而是昔日的安宁。刘公也算在关中、洛阳行走过,且去大街上问问,在我朝治下,可还有庶民心心念念,期盼汉家复辟!?”

一席话下来,刘歆哑口无言,复汉的潮水已退,连公孙述都将他和孺子婴卖了,事实无法否认。在长安、洛阳,就算最铁杆的复汉派,在目睹一个个“汉”相继灭亡后,就连对最后的希望吴王秀,都持悲观态度。

第五伦道:“故而,新朝取代汉室,乃是顺应时势,故而天下人无不翘首以盼,只望有所更始。”

说到这,王莽抬起头冷笑:“小儿曹,终于说了一句人话。”

“王翁也别急着欣慰。”第五伦骂完刘歆骂王莽:“新室之错不在于取代汉家,而在于执政后的所作所为。”

“兼并、奴婢,王翁确实一眼看出了病根,但开的药……”

第五伦摇头叹息:“实在是一言难尽,几味猛药下来,将还可能服药挽救的天下,彻底给治死了!”

说着,第五伦就在厅堂上一坐,随着他击掌示意,几个官吏扛着一大筐简牍、卷轴走了进来,一同入内的,还有魏国少府,那位容貌俊朗,但永远板着脸的宋弘。

这位美男子朝刘歆拱手,对王莽,则深深作揖,毕竟他也是新朝重臣,为王莽守金库到了最后一刻。

“其中一味药,叫做‘五均六筦’,正是王翁、刘公二人合力所开,这药可不简单,让奄奄一息的天下,上吐下泻,几乎没了气,正好二位今日都在,而宋少府对此颇为熟悉,正好一起审了!”

好家伙,王莽还以为第五伦今日转了性,绕了半天,还是要拿他当罪犯来审啊!

王莽也就在樊崇面前能说说心里话,此刻却别过头去,一副不合作的态度。

倒是老刘歆,在咳嗽了几声后,还是叹着气,说起当初制定“五均六筦”政策的初衷来。

“这五均六筦,实乃复古改制中的一环。”

第五伦道:“刘公乃草创之人,是如何想到的?”

“不是想的。”

刘歆垂下头,露出苦涩的笑:“是从古书中,找来的!”

……

刘歆永远忘不了自己在宫中校书,在积满灰尘的书架上,发现那本《周逸礼》时的如获至宝之感。

逸者,散流也,这本书与周礼还不同,乃是传自战国的逸本,由河间献王献给汉武帝,被收入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因为用的是战国文字所写,也属于古文经。

刘歆当时已是古文经的旗手,年轻的他直接向把持学术界的今文老博士们开炮,但只靠孔壁藏书和左传,辩经足矣,用于改制却颇为补足。直到他重新发现的这本书,上面的内容,乃是详细记录周时治理细节,能弥补古文经长于考据,短于现实效用的弊端。

“王巨君便是学礼经出身,我将此书与他翻阅后,他也颇为喜爱,等到执政后,性情急躁好动,不能清静无为,每次有所兴作创造,一定要我在此书中寻找依凭,以托古改制,附会经文。”

刘歆道:“诸如他为安汉公,受九命之锡,便是依据古书;又造明堂等、改变祭祀,设置官职。到了始建国二年,再依《周礼》设五均官。”

听到这,王莽忍不了了,拍案道:“刘子骏,五均之事,分明是汝先进言,说周有泉府五均之官,收购市上滞销货物,这便是《周易》所说的‘理财正辞,禁民为非用’,合乎圣人之意。予这才下诏,开赊贷,张五均!”

眼看二人又要开始没完没了的吵架,第五伦只笑道:“古人有削足适履的故事,我初听还不信,直到见了二位,以千年前不知真伪的古书上只言片语,用于国家民生大计,此亦削肉足以适旧履也。”

第五伦看看刘歆:“刘公也真敢提。”

又瞧瞧王莽:“王翁也真敢纳!”

这二人,虽然一直在相互指摘,但要第五伦说,他们确实是时代的精英,博学强辩,只可惜都是用头做学问,用脚定国策,真是一对卧龙凤雏,合一可乱天下,恰是公知治国的典范。

王莽固执地说道:“予何尝不知?但抛去古人之言不说,其确实有可取之处,之所以采用,目的在于齐众庶,抑并兼也!”

“敢问王翁,五均六莞颁布后,众庶可曾齐,并兼可曾抑?”宋弘说话了,作为管经济的官员,他恐怕最有资格说这些,顺便将新朝时,他早就屡屡进谏,而王莽死活不听的话,一股脑说出来。

“所谓五均六筦,名为复古,其实是效仿汉武时桑弘羊之策,五均是为了平抑物价,使得长安、洛阳等地大商贾不得再靠赊贷牟利,害得小商贩及平民百姓家破人亡。”

初衷不坏,控制资本嘛,听说新朝时,洛阳等人的大商贾,不但垄断了车船运输这些物流业,甚至把手伸向了制酱等买菜的小本生意。更热衷于搞各种高利贷,利滚利之下,搞到了不知多少田地和不动产,甚至将借债人举家变为奴婢。

故而王莽想让官府直接向小市民贷款,但官府哪来那么多钱?很简单,收税啊!

宋弘道:“王翁参考周礼古文,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如此一来,城中收税颇为烦苛,饲养牲畜乃至女子养蚕、纺织、缝补、工匠和商贩直到医巫卜祝都要收税,连不事生产的城市居民也要纳税,地方官府遂巧立名目,逼迫百姓纳税。”

可小商贩没钱怎么办?向官府贷款啊!然而新朝官府的行政效率一言难尽,税不能不交,贷款想办下来,得排队到好几十年后。于是被逼无奈之下,市民还是只能借来钱快的富商高利贷。

如此,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五均赊贷非但没有减轻百姓负担,反而成了高利贷的帮凶,真是滑稽。

更有甚者,五均官直接将王莽给的钱交到洛阳等地的高利贷主手里,钱走了一圈后,每年会多点利息还回来,官员们便以此作为证据,再将几个逃债的百姓,以赊官贷过期不还为由,强行将他们罚作刑徒,以填补亏空,最后肥了自己。

至于王莽期盼的平抑物价等功能,也是一塌糊涂。

宋弘指着面前厚厚一摞洛阳人对当年五均政策的愤慨证词道:“五均官豪民富户狼狈为奸,多立空簿,府藏不实,操纵价格,盘剥百姓。平抑物价的市官收贱卖贵,甚至以贱价强取民人货物。”

至于六莞的弊端自不必说,王莽的本意是要打击那些控制山林田泽的豪强,但人家有的是办法转移压力,负担就压到了樵采、渔猎之民身上,把南边的渔父逼出来一支绿林军,将东边的樵夫樊崇,也逼上了泰山。

宋弘今日倒是痛快了,将多年积蓄的愤怒不口气痛斥而出,而王莽则蔫了下去,他在赤眉军中听赤眉战士们诉说当年被五均六莞逼得只能造反的经历,才明白,当初自以为是的国策,实行的是多么草率。

宋弘骂够了,自觉失态,只朝第五伦作揖告罪。

第五伦摆摆手:“五均之策,主要在长安、邯郸、宛城、洛阳、临淄五市,就让洛阳人替五市之人,公投王翁之过,窦周公已在召集里闾投瓦,想来不需几日,便能有结果。”

“这十万洛阳人中,多有贩夫贩妇,当初吃尽了苦头,其中有多少,能宽恕昔日所遭痛楚呢?”

王莽默不作声,第五伦见两个老人都颇为疲倦,遂决定今日就到此为止。

王莽离开时,稍稍迟疑后,回头瞧了瞧刘歆。

刘歆却别过头去,没有理会,更无作别,只等王莽的背影走出厅堂时,才深深地看了一眼。

这一眼,说不定就是永别了,但他们到死,都不可能再修复关系,就像裂开的蒲席,再难缝合。

等众人皆去后,刘歆才站起身来,朝第五伦一拜。

“既然老朽乃是王巨君共谋同犯,于天下有罪,那魏皇,又要如何处置老夫?将我也当做国贼诛杀?”

刘歆感情真挚地说道:“老夫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是作为汉臣而死!到了黄泉之下,才有脸面复见父亲及先祖。”

第五伦却摇起头来,指着刘歆,言语中满是嗟叹,真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位与自己羁绊不浅的老人。

“刘公啊刘公。”

“难怪先师子云曾说,你是聪明一世,但也糊涂了一世,活得还没王莽明白。”

“汝身为刘氏宗室,不能忠于汉,投靠王莽,创立新室,心中定然有愧。但当初我对汝倒是颇为敬佩,若真能跳出一族一姓局限,为心中道义,为了复三代之治,毅然覆灭祖宗社稷,也算一位英杰。”

“但谁曾想,汝绕了一大圈,却回到了复汉之路上。”

第五伦道:“还记得,当初在长安尚冠里画过的圆么?”

刘歆颔首,当然记得,第五伦对刘歆说出了圆周率,那是刘歆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他苦苦计算那么多年,却不如一个孺子随口一说?但刘歆时候细细推算,又割了好几年后,才发现自己越割,就越接近第五伦的那个数字,不由细思恐极。

这次回到长安,刘歆更加确定,第五伦其实是一个被造反和争天下耽误的数术天才,比如他用1、2、3、4这些符号来代表数字,鼓捣了一些公式,让九章之术更加简易精确。

更让刘歆惊愕的是,第五伦居然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

“0”。

汉人知道分数,也有负数的概念,但就是没有零,第五伦补全了这一块拼图,用0来代表空无之意,让刘歆啧啧称奇。

而此时此刻,第五伦持笔,沾墨,重重落到一张纸上,嘴上却也不停。

“吾师子云、王翁,还有刘公,皆是大儒,都有一个做圣人的梦。”

“王巨君的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纵是在错误的路上,他也是一路狂奔,绝不回头,哪怕投奔赤眉,也要改制到底,这大概是虽九死而不悔吧。”

第五伦这话,实在听不出是赞是讽。

“而刘公呢?刘公学问大,心思也多,用先师子云的话说,刘子骏总想让此生变得圆满,小心翼翼,不盈不亏。”

“故而汝日日夜夜割圆以求圆周率,看似求数,实则是在求自己的路。”

这确实是刘歆所作所为的基石,如今竟叫第五伦一语道破,对啊,他这辈子,不过是想画好一个圆罢了。

“在觉得大半生跟错了人,做错了事后,刘公便决定往反方向拐,只要扶持孺子婴,恢复汉家,就算回到原点,画好一个圆了?”

第五伦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那张纸递给了刘歆。

这是……

一个圆?

刘歆微笑凝固住了,不对,这上面的圈圈,第五伦画得有点瘦长,显得不像圆。

刘歆的手颤抖起来,而第五伦的话,也彻底毁掉了老人一直以来的自我安慰。

“但在我看来,刘公绕了一大圈,否定了昔日为了改制救世,而牺牲汉家的决心。殊不知,却又找错了圆心,仍走在一条错路上。”

这就是第五伦,对刘歆做出的宣判。

“刘公,汝这一生,绕着复古、王莽、权势、复汉打转折腾,反反复复画了无数遍,割了无数次圆周率,但到头来,画的却不是圆,而是‘零’,是白费力,是一场空!”

新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我不是野人》《终宋》《蝉动》《绝境求生崇祯帝》《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