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卿家不是告病在府吗?为何今日。。。前来啊?”玉津园之中,赵佶问道。
“微臣再多病几日,就会有奸人乱政、害政了。”曾布闻言答道。
李三坚思来想去,还是婉言拒绝了蔡京使自己利用毕林奸嫂一案弹劾曾布,同时秘密前往宰相府邸,将此事告诉了曾布,目的就是是为了提醒曾布,让其有所准备,
李三坚为此举的原因就是李三坚不能再单枪匹马了,不能再为骑墙派了,骑墙派不是那么好做的,弄不好来个墙倒众人推,无墙可骑。。。
大树底下好乘凉,此为亘古不变的道理,可赵佶这颗大树太过遥远,大树也太大了,弄不好乘凉不成,反倒能将李三坚活活压死。。。
同时据李三坚分析,此时朝中的局势是,一为以曾布为首的元丰党人,二为以韩忠彦为首的元祐党人,当然这其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错综复杂,可谓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如同为元丰党人的蔡京与曾布就是一对死对头,双方都恨不得将对方一撸到底。
此时的李三坚要暂时找棵大树或者一座靠山,要么就是曾布,要么就是韩忠彦,可韩忠彦根本就与李三坚没什么来往,可谓是素不相识,而李三坚却与曾布有着不少缘分。
无论怎样,李三坚绝不会寻蔡京作为靠山,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李三坚从心里不愿意这么做。
目前来讲,最能帮得上李三坚的就是右相曾布。
同时李三坚还要其他目的,也就是最主要的目的,不过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曾布听闻后,不但是大为感激、欣赏李三坚,同时也不敢怠慢,于是就抱病进宫,面见赵佶。
自今日起,李三坚就算是与蔡京正式分道扬镳了,翁婿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了,甚至名存也不存在了。。。
蔡京又不是聋子、瞎子,其后发生的事情当然就很快明白了其前因后果,并对李三坚恨之入骨。
“卿家何出此言?”赵佶此时的心思还在不久前的戏曲之上,因而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陛下!”曾布正色对赵佶说道:“元祐、绍圣两党奸恶皆不可令得志,使轼辙、京卞在朝,则更相报复,无有穷已,天下无安静之理。”
此时旧党之首苏轼、苏辙还远在偏远之地,还谈不上贬黜出京,可旧党的韩彦直等人尚在,但韩彦直乃是朝廷左相,最为关键的还是太后向氏的外侄,因此曾布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出贬黜韩彦直等人,只是以苏轼、苏辙映射韩彦直。蔡卞、蔡京是新党之人,也算是新党之首,此时也应贬黜出京,蔡京更不用说了,其名排在了蔡卞之前,更为曾布所不容。
曾布的打算是将新、旧两党的领袖人物尽皆贬黜出京,同时自己再举荐一些新、旧两党的大臣,如此一来,既能展示自己不偏不倚的立场,为无党无派之人,同时新党也只有以曾布为首,而旧党若无领袖人物,那么也只有依附于曾布的羽翼之下,曾布也因此能够完全掌握朝政。
不过要不了多久,不但旧党不买曾布的账,就连新党也视其为悖逆之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头不是人了,此也是曾布始料不及的。
当然此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可太后那里。。。?”赵佶闻言沉吟道。
韩彦直不用说了,是太后的亲侄,是太后的人,而蔡京、蔡卞也与太后或其后族相交甚厚,此时蔡京早已被贬黜为了江宁知府,可就是仗着与太后向氏良好的关系,从而赖在京城不走,以待时机,试图重返朝廷中枢。
“陛下!”曾布声音稍微提高了些说道:“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微臣伏乞陛下,请如嘉佑故事施行,乃得为礼。”
宋仁宗皇帝赵祯十三岁即位,其在位初期亦是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到十一年后的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期间随着仁宗皇帝赵祯逐渐成年,当时就确定了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此举即不否认太后“垂帘听政”,又确保了皇帝的地位,即迎合了太后,又确保了皇帝的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曾布此时以仁宗朝之事为先例,谏言赵佶行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之举,是正合新帝赵佶的心意,使得赵佶心中大喜。
赵佶虽表面之上对太后向氏是毕恭毕敬的,同时即位之初也是赵佶自己奏请向太后“垂帘听政”的,可此也是赵佶的无奈之举。是向太后力排众议,让赵佶当上皇帝的,既然向太后能让赵佶上去,当然也能够让赵佶下来,因此赵佶当时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得不为此举,也要装作是诚心诚意的相邀向太后“垂帘听政”。
但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有人在自己背后指手画脚的,就连亲娘也不行,更不要说是养母了,赵佶也慨莫能外。
此时太后向氏身体欠佳,同时随着赵佶即位日久,赵佶就有了使向太后归政、自己亲政的想法,毕竟赵佶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成年了,就没有必要再行“垂帘听政”之举了。
但使太后归政、赵佶亲政不能够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必须有个缓冲的阶段,此时曾布提出的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就是个极好的手段或者说是缓冲阶段,此举若实施,那么要不了多久,向太后就会真正归政于赵佶,赵佶也就能够真正的主宰天下,而无人可以掣肘。
“卿言正合朕意。”赵佶大喜过望,早已忘了曾布冲撞自己“好事”的不喜,顿时“龙颜大开”,连连称是。
“曾卿家,李翰韧之事如何了?”两人又议事一阵后,赵佶开口问道。
李三坚遇刺一案,赵佶早已令人严查,可查来查去的,到目前为止,仍是没有半点结果,故赵佶有此一问。
“世人皆言微臣与此案有干连,微臣为表心迹,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追查到底。”曾布答道。
“为何皆言曾卿家与此案有干连?”赵佶闻言诧异的问道。
“李推官所查之案,据称是与一名姓周的吏人有干连,而周吏人的浑家却为老臣贱内的远亲,因此老臣为避嫌就不过问此案了,不过在此之前,老臣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以示老臣的清白。”曾布想了想后答道。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李三坚如此,曾布当然要回报李三坚了,这也就是李三坚拒绝蔡京,通信于曾布的原因之一,李三坚取得大宋宰相的支持,就能够将此案一查到底了,当然还是李三坚说的那句话,该查的查,不该查的就不查。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也!
对于曾布来说,区区一个远亲又算的了什么?扔出去随便李三坚折腾便是。
此时争权夺利,方为大事!
“原来如此。”赵佶点头道:“就依卿家之言吧。”
。。。。。。。。
“官家,此案不能查,周吏人不能落在李推官的手中。”曾布满意的离去后,童贯忽然开口对赵佶说道。
“这是为何?周吏人是你什么人?”赵佶闻言有些生气的问道。
自己的家臣居然被人谋刺,赵佶早已是大怒,区区一名吏人居然敢谋刺朝廷官员?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令人异常愤怒。
“官家!”童贯见赵佶脸色沉了下来,顿时吓得跪在地上拼命磕头道:“周吏人与奴婢没有半分干连,奴婢是在为陛下考虑啊!”
“嗯?你为朕考虑什么?”赵佶闻言,脸色稍缓的问道。
“陛下,周吏人乃是太后之人,此时万不可动他啊,伤了陛下与太后母子之情,陛下何以与太后相处?”
“周吏人是太后之人?”赵佶闻言奇道。
这直娘贼的周吏人到底是何人啊?赵佶此时感到异常好奇,一会说是右相曾布的人,一会又是太后之人?他简直是神通广大、手眼通天。。。
“周吏人之女嫁给了太后二弟向宗良之子,同时两家来往甚密,陛下,此时万不可动周吏人啊。”童贯闻言答道。
“这。。。”赵佶闻言顿时就犹豫起来。
曾布刚刚奏明,欲贬黜蔡京、蔡卞,而此二人与太后关系甚密,同时赵佶欲行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之举,此时确实不能够再刺激向太后了。
一事又一事的砸向向太后,必然会引起太后向氏的反感,甚至引起向太后的反扑,那么赵佶就得不偿失了。
“哎,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赵佶思虑良久之后问道。
“官家!”童贯闻言答道:“此案可交于大理寺,由大理寺审理此案,命开封府不得再过问了便是。”
“可。。。可如此,朕有些对不住李翰韧了。。。”赵佶闻言犹豫道。
赵佶明白李三坚,李三坚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开封府推官是尽职尽责的,为了平冤狱,居然到了被人谋刺的地步。。。可此时若依童贯所言,岂不是重重的在李三坚心中锤了一记?
如此忠臣良臣,赵佶怎么忍心?
“陛下,多赏赐他些便是。”童贯闻言说道。
宋时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黜龙》、《三国之弃子》、《数风流人物》、《我不是野人》、《终宋》、《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绝境求生崇祯帝》、《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纵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