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首先讲一下为什么要专门写这么一篇东西。虽然说个人觉得这种硬核的教学可能没有什么人会看但果然还是觉得自己得跟人家有些什么不同,总之我说明时用的都是非常直白的句子和实例,日语部分看不懂的话读汉字就好啦!(全篇日语加一起一共也就一百来字)回归正题,今天写这个主要是之前一直想着想让晓在语言里面(指跟霓虹的家人聊天)显出马昂是她的“自己人”,但是后边一想这种东西用中文好像还真表示不出来,文里面来个长篇说明本来就菜得要死的收藏怕是要回归140时代,所以干脆专门在这里搞这么一次讲解,然后顺便显得自己很厉害【划重点】。
那么,废话不多讲,开始学习吧!如果不感兴趣至少跳到最后一句话嗷!
从日语看日本人际关系与民族特点
摘要:民族语言是民族生活与历史积累的产物,语言需要能够满足使用者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语言,它的特色便能够反映出民族生产生活的特色,甚至于折射出这个民族在精神上的特点与品质。在日语的使用之中,主体与施用对象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不需要直接提及,而是会在遣词造句的选择中表现出来,这篇文章将围绕日语中能够反映出对象关系与归属意识的用语进行讨论归纳,并结合日本民族的生活环境与历史,探寻其语言所映射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归属意识;授受关系;敬语;民族特点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归属意识”,狭义的归属意识,指的是“民族归属意识”,根据《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的解释,民族归属意识是民族社会成员对本民族自觉归属和依赖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成员之间的认同集体团结意识在民族交往中的自我感觉和基本立场等。而我们这里讨论的归属意识,可以是广义上的,即个人对自己家庭、所处社会团体的归属意识,它包含的同样是个人对于集体的归属与依赖,也作用于成员间的认同与团结、交往中的自我感觉与立场。而在日本人之中,这种归属意识同样可以推及相对的集体外的他人。
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每每出门孩子总要对家长说、丈夫总要对妻子说的“行ってきます”。这个句子可以说是十分具有代表性了,我们具体地来分析,此句本身的意思分明是“我出门了”。可以简单干脆地结束,却偏偏要用接续形再加上一个“来ます”,这里的“来”,真是“回来”的意思吗?如果每次出门时都说“我去去就来”,刻意把回来的动作提出来进行强调,难免有些累赘。在让朋友等候自己去处理很快就能完成的工作时这样的说法也许还讲得通,但放在出门这个小事上,那般的解释就会产生多余的语意。是的,这里的“来”体现的就是日本人的归属意识,我是这个家的一部分,我是从这里出去,要从外面回来的。在这样一个无意识的句子里,日本人的情感与关系就已经表明了。
那么,之前所说的“推及相对的集体外的他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同样地,我们用实例进行说明。归属意识可以有“里”,自然就也会有“外”,中国的留学生到日本去,对日本学生来说当然是外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关系变得融洽的时候,中国留学生要回国了,日本学生绝不会问“国へ帰りに行くのですか”,而是使用“帰国のですか”,尽量避免出现“去”这样的表达以照顾对方的情感,同样地,这样一个细节也表现出日本学生已经将中国朋友当成了自己这个团体的一部分,留学生国籍没变,但在他心里已经是从这边“回”那边,将来也是可能从祖国“回”来的。这就是所谓“推及相对的集体外的他人”。
接下来,我们开始探讨日语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系统,“授受关系”。简单地来讲,授受关系就是给予与接受的关系,但要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它根本不像本身的含义那样简单——授受必然会涉及两方,两方之间必然有关系,授受关系要体现的不光是“动作”,更是授方与受方的“关系”。日本人很讲究“义理”跟“尊卑”,哪怕只是去医院看病,那也是医院里的大夫给施了恩,所以我们中文的“去看医生”,在日语里叫“请医生为我看了”,这里面有个受到恩惠的“もらう”;请老师讲一道题,是受了老师的恩,而老师又比我尊贵,所以光是“もらう”还不够,需要“いたたく”才可不显得无礼。同样的道理,在给别人恩惠的时候用语上同样也有讲究,如果是给比人地位更低的猫狗或是自己的小辈恩惠,当然可以用“やる”来提高自己,但在面对平级的时候还如此就显得过于嚣张跋扈,这时“あげる”便显得稍微得体,而要是给自己的上级什么好处,那就不能叫“给”而得是“献给”,“さしあげる”也就派上用场了。授受关系中除去以自己为主体的“我给”,还有他人的“给”,而这当中同样涉及到我们之前所讲的归属,也就是“圈子”,而这个圈子很多时候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说,班上的佐藤给了我妹妹一本书,妹妹是家人,和佐藤相比就是“圈内人”,所以说“佐藤さんがうちの妹に本をくれました”,但要是隔壁B组的田中给了我班的佐藤一本书,那佐藤就是我的圈内人,也就变成了“田中さんが佐藤さんに本をくれました”,同样的,除了这重亲疏关系外,尊卑同样也是要考虑的,如果赠给佐藤书的不是同学而是老师,那就得用“くださる”显出对老师的尊敬。
最后,我们来说敬语。敬语可以说是日语当中最难、最复杂的部分之一,即使是母语者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我们这里就不涉入太深,仅仅从表象和实例来简单分析。日语的敬语,有些是有专门词语的,“言う”是“いっしやる”、“食べる”“飲む”是“召し上がる”、“いる”“行く”“くる”则是“いらしゃる”。没有专门词语的,则是通过加上接头词“お”后配合动词连用形和“ください”来变成敬语,就比如说“坐”,它的敬语是“お掛けください”,这句话从表面意思看就是“挂着”,挂着什么?这得从它完整的说法来看,“腰をおかけください”、“把腰挂着”,也就是说坐的敬语不说坐,反而委婉地让人把腰挂在椅子上,这种避免直接说明事物的方式,也是日语的语言特色之一。说到底,日语敬语为了降低自己尊重他人来显现尊卑而存在,而它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除了让用语更加正式以外还有避重就轻、转移语意等等,这也表现出了日本人性格里的含蓄。另外,关于敬语不得不提的就是现在日本社会中存在着的“打工敬语”,所谓打工敬语即在服务业、特别是饮食店中使用的,不一定符合敬语规范的“改造出的敬语”。具体地说,上菜的时候要说“これは何々になります”,递收据时是“これはレシートになります”,难道这是说这道菜现在开始做,这个收据现在才变成收据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是因为比起直白生硬地使用“~であります”单单陈述事实,“~になります”会给人以更加用心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个“错误的敬语”实际上正是日本人对他人关心的产物,只是过于用心反而变成了像“双重敬语”一样在语法上有错误的存在。
团结、地元观念与归属意识,这三者在日本民族特色中同时存在并相辅相成,本文此前所提及的语言现象实际上也正表现出日本民族的这几个特点。因为多山岛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有限的国土面积,日本民族长期过着村庄聚落式的生活,为了生存,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团结,而家庭之间也得密切联系,以家庭为单位、以村庄为单位的归属意识,渐渐也就扩大为对民族的归属意识,而在民族归属意识之下,地元观念同样根深蒂固,这些观念让日本人形成自己的“圈子”,让他们在对圈子的认定之上选择合适的用语,为日语之中主客体间各种关系的表达奠定了基础。同样的,有限的土地与物产让日本人学会紧密团结并维护秩序,他们讲究“义理”与“尊卑”,比起独树一帜更加愿意收敛锋芒跟着集体行动,也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与他人的交往,不希望“给他人添麻烦”,也不希望伤害他人的情感,这也就使得他们在选择语言时更加用心,不光表达上有委婉的特色,更加是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
所以你看在被抓尾巴的时候晓直接就用了“やる”,在她眼里夕根本就是个弟弟【bushi】
好的,那么今天的教学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谢谢小天使们看到这里,有机会的话请期待下一次教学嗷!(到群里来学习也是可以的超棒作者甚至可以帮你翻译沙雕图片嗷!)
魔王萝莉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修成谪仙的我却变成了女孩子》、《拥有变性能力的我可以为所欲为》、《谁能来救救我》、《想要变成鹰的鱼》、《药娘日记》、《千反田的超高难度重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