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千临涯还以为,在网上跟风黑自己的都是那种死宅家里蹲铁右翼,没想到,自己的黑粉头子居然是一位美少女。
而且还是一个画风如此高雅的美少女。
这让他有点受打击。
刚才看的几条推特都是最近的,为了弄清楚这位少女究竟怼过自己多少次,他干脆在用户个人的专用页面搜索“照幽斋”。
很快,陆陆续续弹出了十多条结果,他直接翻到了日期最早的一条,想追本溯源她和自己的梁子是从哪一天开始结下的。
本来以为,最初一条的日期应该在仲夏茶会之后,也就是两周前,没想到的是,居然是在两个月以前。
“清水刹那的QA活动:回答评论提问,什么问题都会回答(*^-^*)”
“Q:刹那独有的茶道理念是什么?”
“A:清!清爽的清,就像夏天的冰西瓜一样。”
“Q: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A:桂花糕。软软的口感的那种,小时候吃过一次所以忘不掉。”
“Q:喜欢猫还是狗?”
“A:一定要从这两种中间选吗?我都很喜欢。不过最喜欢的动物是虎鲸!”
“Q:有没有男朋友?”
“A:……好无聊的问题,我想回答无可奉告。但是没有。”
“Q:茶人当中,最欣赏谁?”
“A:当然是大宗匠!……不过更偏向于崇拜吧,如果要问欣赏,我比较欣赏新近鹊起的照幽斋。”
“Q:【追问】为什么欣赏照幽斋?”
“A:比较佩服他的体力和茶道理念。”
……
清水刹那的账号似乎是个注册不到一年的新账号,在她发出这条推特时,粉丝数并不是很多,评论也不算多,只有上百条。
看到最初这条风格清爽的推特时,千临涯大为吃惊。
这条推特的文面来看,仿佛可以看到背后抠着手机,把这些可爱的语句一个个敲出来的发表者,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纯真的美少女。
可是为什么到了后面,画风就变得逐渐混沌起来了呢?
“所以,这是路人粉转黑的故事吗?”
带着探究其中缘由的心理,他又点开了下一条推特。
这条推特便是仲夏茶会之后一天发的了。
“听说昨日,和我同龄的照幽斋主持了堪称茶道盛典的仲夏茶会,我对他表示祝贺。但是,据说他在茶会上对我进行了……令我有些困扰的评价。
“我想解释一下,我自己从来没有自称我的茶道有‘汉唐之风’,我只是对于古流的茶道有些许研究而已,那些都是别人的赞誉,我只能诚惶诚恐的接受,从来没有因此自满。
“但对于他说的那些话,我还是有些不服气,是不是我们之间有些误解呢?”
“不过目前我也没有和他交流的打算,我只需要点好自己的茶就是了。emmm所以我想说什么呢?好像只是抱怨了一通,大家就当这条推是在发牢骚吧。”
千临涯目光闪动了一下,这条名为牢骚的推特,语气也极为正常,看上去像是自言自语。
可能是当时,少女的推特粉丝不多,只是自用树洞的性质,所以才会写这种只有当事人才能看懂的推文。
可奇怪的是,这条推的流量异常地高。
上一条推明明评论不多,只有几十条左右,到了这一条推,评论暴增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万多条!
难道是因为恰好在千临涯爆火之前的时间点,提到了“照幽斋”的原因?
仔细想想,很有这个可能。
当麻生的发表会,加上自己的那条视频爆火之后,叠加效应下,人们肯定会好奇千临涯是何许人也,在推特上搜索千临涯和照幽斋。
按照时间排序,清水刹那的这条推恰好会排在上面,涌入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想必是正常的,后来对千临涯的曝光增多后,这些人把少女的这条推文当成了战场。
而这位少女也是刚,硬挺着不删推文,好像还在评论区跟人对线来着。
而这条推之后的下一条推,可能是因为发布的时间比较早,发这条推时前面一条推还没火,语气也挺正常:
“被人@到了,我也看了副相的发布会。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静静等待结果吧。ps.我在生活中真的不认识照幽斋,请不要再问我了。”
再下一条,画风就变了,是转发某网友的评论。
“这话就有些奇怪了,我的上几条推在这件事火热起来之前就发出来了,难道我有预言术,知道照幽斋会火起来,才提前两天蹭他的热度么?抱歉,这样的恶意评论我都拉黑了。”
而被她拉黑的那条评论,页面显示着几个漆黑的官方字体:
“本评论已被发布者自行删除。”
“……所以,是和我的支持者吵起来了吗?”千临涯分析。
这样的推还有好多条,有些被转发过许多遍,带着各式各样的用户名,但是其中很多评论都被发布者删除了,只剩下一地的残片,足以见当时战斗的激烈。
而且从清水刹那本人发推的频率和内容上看,应该还有几条被清水刹那自己删除的推文,至于那些推文发表了什么,就无从得知了。
把手机熄灭屏幕,扔到身后的地上,千临涯再次躺下。
具体他们是为什么吵起来的,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探究了。
总之清水刹那厌恶自己的理由找到了——完全是在网络上对线后,迁怒于自己了。
之所以说是“迁怒”,是因为目前为止,他推特账号上只发过那一条怼麻生的视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对粉丝的刻意引导或饭圈行为。
因为流量太大的缘故,他的那则视频目前播放量已经突破5000多万,本人的推特粉丝也飙升到了70多万。
这么大的流量下,产生一些战斗力很强的饭圈粉,跑到其他地方胡乱喷人,实属也是正常。
这些热血上头的家伙,属于是好心办坏事,给自己拉到没有必要的仇恨了。
回身又捡起了手机,他登录了自己的推特账号,在发布推特页面开始编辑:
“这是一条向所有关注我的人的请求:近来,我已经回归平静的学生生活,请我的支持者们,不要因为我的事去打扰其他人,也不要……”
编辑到一半,看着手机屏幕上闪动的光标,思考了一会儿。
然后,他的手指按到退格键上,光标快速地把刚才他发的那些全部吞噬掉了。
发出这条推特后,想也想得到会得到什么回应。
那些支持他的人会说“不愧是千老师,风格太高了!”然后继续去和那些抹黑他的人对线。
那些反对他的人则会说“事到如今才这么说,早干嘛去了?还不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然后继续到各个地方和支持他的人对线。
真正能理解他的人,恐怕百中无一,就算真有那么少数几个,也会因为恶劣的网络环境,逐渐淡化当时的心情,变成彻底的路人或者彻底的喷子。
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写。
“哥,饭好了哦!”
梦叶端着一锅一看就很丰盛的寿喜烧走进来,锅子热气腾腾的,各种食材在里面浮沉。
口感嫩滑的肥牛卷,花刀切成铁蒺藜形状的香菇,摆放整齐的金针菇,还有香滑软糯的烤豆腐和魔芋,香气四溢的昆布柴鱼高汤汤底……
千临涯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又以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羸子,一曰旁筤。以二小竹长三赤,躯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织,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译文】
籝,也叫篮、笼、筥。用竹皮编织制成,容量一般为五升,也有容量一斗、二斗、三斗的,是采茶人背在身上的盛茶叶用具。
灶,不用烟囱的炉子。
釜,无支腿和耳的锅。
甑,木制或瓦制,用篚(原文的“匪”为通假字)做壁,外形象篮子一样,里面再放箅子,用篾绑扎牢。蒸茶叶的时候,放进箅子里,熟了之后从箅子中取出。待锅干了以后,再放进甑里。再用多枝杈的木枝将茶叶拨散,防止炼出油来。
杵臼,也叫碓,常用的最好。
规,也叫做模、棬。铁制器皿,外形有圆的、方的,也有不规则形状的。
承,也叫台、砧。用石制,用槐木、桑木半截锚进地下,将其固定,使其不动摇。
檐,也叫衣。用油绢或者坏掉的单衣做成,将檐放置在承上,再将规放置在檐上,用于造茶。茶制成后,即可将其更换。
芘莉,也叫羸子、蒡莨。用若干根约三尺长的细竹枝制成,中间二尺五寸,手柄五寸,再用篾编织成象圃箩那样的方眼状,二尺见方或半径二尺,是摊置茶叶的用具。
棨,也叫锥刀,手柄用坚硬的木头制成,是穿茶用的工具。
扑,也叫鞭。用竹制作,穿茶后用于解茶。
焙,挖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土坑,砌高二尺的短墙,用泥抹好。
贯,削竹制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焙。
棚,也叫栈,用木制作,放置在焙上,搭设两层,高一尺,用来焙茶。要烘茶成半干,可将茶放置在下棚;若是烘成全干,则放置在上棚。
穿,江东淮南一带剖竹制作,巴川峡山则用秸杆皮编制制作。江东分三种,一斤的是大穿,半斤的是中穿,四两或五两的是小穿。峡中则以一百二十斤的为大穿,八十斤的为中穿,五十斤的为小穿。“穿”字以前写作钗钏的“钏”,也有写作贯串的“串”,我认为那是不正确的写法。譬如磨、扇、弹、钻、缝这五个字,书面写的时候是一声、二声字,而在日常说的时候则发四声,所以这里应该写做“穿”。
育,用木制成,外面用竹编好,再糊上纸。中间有隔断,上面有盖子,下面有托架,旁边有门,关一扇、开一扇。在内放置一个容器,用来贮热灰,使里面有一定的温度。江南梅雨时节,则在容器内生火加热。
注:
筥:圆形竹筐。
亚:通假字,通“桠”。
甑:即现在的蒸笼。
杵臼: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
芘莉:芘,锦葵。这里大概是发音是这两个字,含义不同。同一条目的另两个词也属于该物品的名称发音,与词的意思并无关联。
棨: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这里是穿茶饼用的锥刀。
煻煨火:灰中的火。
煴煴然:火热微弱的样子。
《茶经·三之造》
在东京成为令和茶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演戏天后:快穿之小三上位》、《他居然不躲着我》、《七零娇软小知青,被全村最猛糙汉叼回家》、《锦鲤妹妹三岁半,我是全京城大佬的团宠》、《轮回乐园》、《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